養殖肉鴿可行性經濟分析
肉鴿為家鴿中專門生產肉用乳鴿的一個品種類型,是人類長期采用雜交育種和精心培育而成的,目前肉鴿的的品種有石岐鴿、王鴿、雜王鴿等。
肉鴿的經濟價值:
鴿肉細嫩味美,為血肉品之首。經測定,乳鴿含有17種以上氨基酸,氨基酸總和高達53.9%,且含有 10余種微量元素及多種維生素,因此鴿肉既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食品,又是高級滋補營養品。
肉鴿養殖的效益:
肉鴿具有飼養管理簡單、養殖成本低、適應性強等特點:
管理簡單。母鴿生蛋自孵、自育雛鴿,乳鴿體重達500克即可上市,不像其它禽類的蛋、雛均需人工孵化、喂哺,并要按雛、中、成三個階段進行管理。肉鴿免疫力強,抗病能力較強,其它禽類易感染的毀滅 性疾病在鴿身上不易發生。
成本低,養一只鴿需成本7元,而一只成鴿按現在市場價格可賣12元左右。
適應性強,肉鴿的適應氣溫為4°C一一40°C,因此在我國各個地區均可飼養。
肉鴿的市場分析:
在本世紀初,美國由于經濟繁榮,人們生活消費層次普遍提高,膳食結構起了根本變化,鴿肉不僅進入賓館、俱樂部等公開場所,隨著對乳鴿營養價值的進一步認識,西歐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的居民也養成了
吃鴿肉的習慣,出現了“以鴿代雞”的趨勢。我國隨著經濟發展,人民膳食結構的調整,國內的肉鴿消費也逐年增大。香港每年肉鴿需求量都在1000萬只以上,高峰年份全年肉鴿消費竟達1億只,此外,廣州、上 海、深圳等大城市每年的肉鴿消耗也都在100萬只以上。目前我國的養鴿業已由最初的供種價段過渡到商品產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