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種業發展再添“芯”動能
近日,江蘇現代農業(特色畜禽)產業技術體系江陰推廣示范基地江蘇威特凱鴿業有限公司,歷經多年收集保護的2個地方鴿資源“鶴秀鴿”和“黑皂鴿”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畜禽遺傳資源現場鑒定,即將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成為繼石岐鴿、塔里木鴿、太湖點子鴿、豫中鵓鴿后,全國第五和第六個地方鴿遺傳資源品種。據了解,這也是繼2020年太湖點子鴿之后的全省第二和第三個地方鴿遺傳資源品種,將為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和品種創新、推動畜禽種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我國鴿文化歷史源遠流長,鶴秀鴿和黑皂鴿外形優美、產蛋性能優良,是我國極具特色的地方鴿品種。江蘇威特凱鴿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衛彬介紹,2020年,企業與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肉鴿創新團隊合作,對保種群進行了系統的種質測定和擴繁整理,目前,企業場內有鶴秀鴿保種群303對,黑皂鴿保種群309對。據了解,鶴秀鴿最早的記載出現在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鶴秀鴿體型中等偏小,頭、腹部羽毛為白色,背羽及翼羽為紫、黑、花斑、藍對稱有色羽,宛如仙鶴;黑皂鴿最早文獻記載出現在宋代,距今約800年,全身羽毛為黑色,有綠色和紫色的金屬光澤,脖頸嗉囊部一圈尤其明顯,頭圓頸短,體型緊湊,眼大有神。這兩類鴿除觀賞用外,產蛋性能比一般引進品種和肉鴿品種更強,且體型小、耗料少,未來可用于培育節糧型優質蛋鴿品種,極具保護價值。
江蘇現代農業(特色畜禽)產業技術體系肉鴿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卜柱表示,此次通過鑒定的鶴秀鴿和黑皂鴿是地方鴿資源的重要品種,對國家鴿業資源保護及后期創新利用具有重大意義。未來,團隊將與威特凱進一步加強合作,抓牢種業振興機遇,持續推進白鳳鴿、兩頭烏鴿等地方鴿遺傳資源品種保護工作,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留下更多“金種子”。(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