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在青海考察時強調 因地制宜推進現代特色農牧業建設,積極探索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之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近日在青海考察時強調,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立足資源特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現代特色農牧業,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積極探索扶貧開發工作新機制和農牧民增收新途徑,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 8月13至16日,回良玉先后到青海平安、化隆、循化、共和、湟中等縣,考察農牧業生產、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生態保護和民族工作。他深入到田間地頭、溫室大棚、養殖場圈、農牧人家、龍頭企業,實地察看糧油作物長勢和特色蔬菜、畜牧業生產,詳細了解各項惠農政策落實情況。在平安縣興發養殖場,回良玉認真聽取當地干部群眾對發展畜牧業生產的意見,強調要切實防止生豬等畜產品生產大起大落,勉勵青海努力提高肉蛋奶自給水平。他指出,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牧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青海具有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和農牧業資源,要積極推進特色農牧業規模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強化科技示范帶動,加大設施農牧業投入,把特色做大做強,做出品牌和效益。他還指出,青海的油菜單產水平全國第一、出油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現在國家已經并正在進一步采取措施扶持油料生產,希望青海為全國做出更大貢獻。 青海的生態地位在全國極端重要,回良玉專門考察了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程和龍羊峽水利工程。他說,青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關系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要認真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加強青海湖等重點地區的生態治理,認真做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沙漠化治理和生態移民工作。同時要科學規劃好黃河上游水電資源的滾動開發。要把草原保護和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組織實施好退牧還草工程,解決好禁牧休牧后農牧民的生產生活問題,實現草原植被恢復與產業開發、農牧民增收的有機統一。 青海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回良玉十分關心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和青海的扶貧開發工作。他走進各族群眾家中,與他們促膝而坐,問寒問暖,詳細詢問他們生產生活中有什么困難。在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循化,他對當地干部群眾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包括撒拉族在內的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制定并實施了專項扶持規劃,你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他強調,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民族工作的主題,我們要講感情、動真格、求實效,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在考察青海整村推進扶貧項目時,回良玉說,青海農村的貧困面還比較大,要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方針,不斷創新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扶貧工作機制,增強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的發展能力。 考察期間,回良玉聽取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匯報,對近年來青海經濟社會發展、農業農村工作、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民族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