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加強農業 增加農業投入
大力加強農業,特別是增加農業的投入,使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保持穩定增長,使農民收入保持穩定提高
中央電視臺記者:剛才總理說領導者的眼睛要盯住前方。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2008年的工作,這是比較近的前方,而本屆政府所面對的5年是更遠的前方。未來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是什么?在目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的情況下,怎樣保證經濟增長的速度不出現大的波動?
溫家寶:我去年曾經說過,我這個人是一個充滿憂患意識的人。我認為“患生治”。未來的5年是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我們充滿機遇和希望,但也面臨困難和艱險。我在報告中只講到2008年的任務,沒有講今后5年的打算。因為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新一屆政府還沒有組成。現在,我確實應該考慮今后5年的任務。我在想,在今后的5年,要使中國經濟有一個更大的發展,使人民生活有一個更大的提高,使社會公平正義有一個更大的推進,使改革開放邁出更大的步伐。首先,經濟要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抑制通貨膨脹。這不是一年的任務,而是五年的任務。第二,要在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上有新的突破。重點抓好兩個環節:就是擴大內需和自主創新。第三,有三件工作必須緊緊抓住:一是大力加強農業,特別是增加農業的投入,使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保持穩定增長,使農民收入保持穩定提高。二是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5年內要解決大約5000萬人的就業問題。三是努力實現“十一五”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使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的改善。第四,在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上,我們準備建立四個體系: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體系、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以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為主的城市住房保障體系,以及包括失業、養老、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此,我們需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更充分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繼續推進改革,包括農村改革、企業改革、金融改革、財稅改革和政府自身改革。(作者:董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