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蠶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陽城蠶桑業收入突破億元
本報訊 (記者王恩瑞 通記員張雷柱)在全國蠶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去年陽城共發種7.0188萬張,增發5866張,產繭341萬公斤,比上年增產32萬公斤,蠶繭業總產值突破1億元,達到1.26億元,蠶農戶均收入4840元,蠶農人均收入1575元。
陽城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做大、做強、做優蠶桑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基本思路,以規模化、高效化、產業化為發展方向,促進蠶桑業持續發展。去年以來,陽城縣緊緊圍繞“十一五”規劃制訂的“建設10萬畝優質蠶桑基地縣”的目標,充分發揮政策撬動、科技推動、園區帶動三駕馬車的拉動作用,使全縣蠶桑生產駛入快車道。
為積極引導廣大蠶農栽桑養蠶,增收致富,縣委、縣政府出臺了“新發展桑園每畝補助200元、每張蠶種直補5元、每張原種補助1元、每棟活動大棚補助300元”的優惠扶持政策,各鄉鎮也采取多種措施,因勢利導引導群眾栽桑養蠶。寺頭鄉出臺了蠶農購買蠶種每張補助32元,規模戶建大棚補助3000元至1萬元;西河鄉制訂了“蠶農每購一片紙板方格蔟補助0.6元,建一棟標準活動大棚補助300元,新建桑園每畝補助200元”扶持政策;東冶鎮制訂了“新栽桑園5畝以上的戶補助200元,對新栽桑園10畝以上的戶補助500元,方格蔟每片補助0.2元,小蠶溫濕自動控制棚每棚補助200元”的扶持政策。同時,為適應廣大蠶農對新技術、新信息的渴求,縣里組織技術人員編寫了小蠶共育、大棚養蠶、桑園管理等系列技術書籍1.5萬冊、制作蠶桑技術光盤1300套,免費發放到蠶農手中,并建成了陽城蠶業網,極大地調動了全縣農民栽桑養蠶的積極性,今年全縣新栽桑園達1萬余畝。
該縣把科技作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加快發展的助推器,推廣溫濕自控小蠶共育新技術,使單產達到156公斤,比過去增產蠶繭10.64公斤,僅此一項,全縣蠶農增收1484萬元。同時還推廣桑園測土配方施肥,使桑園產量大大提高,平均畝桑養蠶由過去的0.8張提高到1.5張,畝桑效益由過去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另外方格蔟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蠶繭質量,吸引浙江等南方客商前來搶購,每公斤鮮繭收購價高于周邊4至6元,僅此一項,全縣蠶農增收17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