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蟲吐”元寶” 鹿寨蠶農民致富快
最近,鹿寨縣寨沙鎮龍播屯農民韋開來新買了手扶拖拉機。原來月收入僅400多元的他,為何如此迅速地有了錢,并買得起車呢?問起他致富的原因,他笑瞇瞇地告訴筆者:“政府引導好,蠶蟲會吐‘金元寶’!”原來,從去年開始,他在政府的引導下種桑3.5畝養蠶。今年上半年共養蠶12張產繭400多公斤,收入7000多元。在寨沙鎮像韋開來這樣通過政府引導,種桑養蠶致富的農民有很多。
近年來,該鎮因勢利導,把種桑養蠶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為調動農民的種桑養蠶積極性,鎮政府針對桑蠶業發展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如:連片開發達100畝者無償送苗、對于新發展戶進行適當的補貼等;建了25畝的育苗基地和100畝的桑園示范基地;結合全縣“能人帶動工程”,發揮經濟能人的作用,讓先富帶動后富。板江村“雙帶支書”黃日善,家中有2個勞動力,種桑4畝,今年已養蠶5批14張可產繭450多公斤,收入8000多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掀起種桑養蠶的熱潮,種桑面積由原來的300畝迅速增長到1200畝。為解決好群眾種桑養蠶的技術難題,該鎮以舉辦技術培訓班、設立技術咨詢站點、出黑板報發放資料、干部包片等形式扎扎實實做好技術跟蹤服務。同時,作為新蠶區,該鎮還經常組織蠶農到周邊老蠶區如黃冕、龍江等鄉鎮參觀學習。此外,為確保蠶種質量,該鎮還嚴格蠶種、桑苗準人,加大對蠶種、桑苗市場的監管力度,真正地維護了蠶農的經濟利益。
由于政府引導工作做得好,現該鎮桑園面積已由2000年的1500畝發展到10100畝,今年上半年產鮮繭280噸,產值近450萬元。預計全年可養蠶12000張、產鮮繭480噸,創收750多萬元,僅種桑養蠶一項該鎮蠶農人均可增收約7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