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之中謀出路
——寫給毛皮動物養殖從業者
陳煥
在市場經濟規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調整和暖冬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我國的毛皮行業經歷了一次大的震蕩。行情低靡引發了養殖、飼料、獸藥、毛皮加工等相關產業的危機,其中養殖企業尤為嚴重在產業發展依然增長的同時,也傳出了彷徨、苦悶、猶豫和反思的聲音,養殖者的熱情被大大挫傷。因為其處于整個毛皮產業鏈條的最底端,因而養殖業的動蕩不免又增加了整個行業的不穩定性。在這種嚴峻的發展勢態之下,很多小規模的養殖戶在行業的風雨飄搖中舉步維艱,有些養殖企業不得不忍痛把高價引進的良種毛皮動物屠宰掉,含淚轉行。
其實冷靜下來好好想想,這次市場的大震蕩對我們養殖企業來說未嘗不是一次機遇。市場經濟規律總是把弱小者淘汰,大浪淘沙,經過這次行業的大洗牌之后,留下的,必定是精英,是贏家。有專家表示,如果挺過困難期,國際市場上產品的價格會上漲,規模較大的企業面將會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會。所以我們不要灰心,不要氣餒,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相信嚴冬過后春天的腳步不會太遠。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再咬緊牙關堅持一下,我們就會看到柳暗花明的新村了!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特養業交流研討會上,我們不難看出幾個品種也曾經歷過和毛皮動物養殖業一樣的困境。肉鴿行業:前兩年禽流感襲來的時候,很多養殖戶扛不起風險,忍痛把長到一斤多重的鴿子淘汰掉了或是干脆宰殺掉了,而另外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則堅信艱難只是暫時,困難總會過去,當危機一過行情很快就會好轉。于是,他們把老弱病殘的鴿子淘汰掉,挑選出肥壯的、品種優良的保留,縮小規模減少成本,積蓄力量蓄勢待發。果不其然,今年肉鴿業迎來了行業大發展的春天,那些掙扎出低谷的企業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在風雨中倒掉的企業現在卻欲哭無淚。養豬業也是如此,糧食價格上漲導致養殖成本增加,2006年下半年爆發的高致病性無名高熱和藍耳病又導致豬群大量死亡和免疫力低下。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今年5月1日,疫區共捕殺一億頭豬,而全國的屠宰量為6.5億頭。豬肉價格也是一跌再跌。在養豬業面臨如此劫難時,很多養殖場都倒閉了,而今年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很多曾經的養豬場也只能是望洋興嘆。
然而,只有倒下的企業,沒有倒掉的行業。關鍵是我們在行情低迷的時候如何去經營運作。思路決定出路,對于養殖企業來講,現在需要的是調整思路,轉變經營理念。守著福不花不是目的,如何投資可以讓錢生錢才是關鍵;防病治不是目的,保健抗病才是關鍵。
此時,毛皮動物養殖行業也正面臨同樣的困境,是不是可以把其它行業的經驗拿來借裝一下呢?這是真正考驗整個行業的時刻,也是對我們養殖從業者的一個大挑戰。我們可以養精蓄銳,保存實力,待到行情好轉時,再展雄姿。現在給養殖業者們幾點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多方面了解市場信息,時刻掌握市場動向,減少盲目性。
2.細心管理,提高產仔率和成活率,提高養殖技術,降低生產成本。
3.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雙向選擇,不要只鎖定某一個或某幾個目標市場。
4.對未來發展要有信心,相信路就在腳下。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孔老夫子留給我們的古訓,也正是我們現在因該思考的問題。何況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也正全力幫我們走出困境。
陳煥
在市場經濟規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調整和暖冬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我國的毛皮行業經歷了一次大的震蕩。行情低靡引發了養殖、飼料、獸藥、毛皮加工等相關產業的危機,其中養殖企業尤為嚴重在產業發展依然增長的同時,也傳出了彷徨、苦悶、猶豫和反思的聲音,養殖者的熱情被大大挫傷。因為其處于整個毛皮產業鏈條的最底端,因而養殖業的動蕩不免又增加了整個行業的不穩定性。在這種嚴峻的發展勢態之下,很多小規模的養殖戶在行業的風雨飄搖中舉步維艱,有些養殖企業不得不忍痛把高價引進的良種毛皮動物屠宰掉,含淚轉行。
其實冷靜下來好好想想,這次市場的大震蕩對我們養殖企業來說未嘗不是一次機遇。市場經濟規律總是把弱小者淘汰,大浪淘沙,經過這次行業的大洗牌之后,留下的,必定是精英,是贏家。有專家表示,如果挺過困難期,國際市場上產品的價格會上漲,規模較大的企業面將會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會。所以我們不要灰心,不要氣餒,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相信嚴冬過后春天的腳步不會太遠。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再咬緊牙關堅持一下,我們就會看到柳暗花明的新村了!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特養業交流研討會上,我們不難看出幾個品種也曾經歷過和毛皮動物養殖業一樣的困境。肉鴿行業:前兩年禽流感襲來的時候,很多養殖戶扛不起風險,忍痛把長到一斤多重的鴿子淘汰掉了或是干脆宰殺掉了,而另外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則堅信艱難只是暫時,困難總會過去,當危機一過行情很快就會好轉。于是,他們把老弱病殘的鴿子淘汰掉,挑選出肥壯的、品種優良的保留,縮小規模減少成本,積蓄力量蓄勢待發。果不其然,今年肉鴿業迎來了行業大發展的春天,那些掙扎出低谷的企業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在風雨中倒掉的企業現在卻欲哭無淚。養豬業也是如此,糧食價格上漲導致養殖成本增加,2006年下半年爆發的高致病性無名高熱和藍耳病又導致豬群大量死亡和免疫力低下。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今年5月1日,疫區共捕殺一億頭豬,而全國的屠宰量為6.5億頭。豬肉價格也是一跌再跌。在養豬業面臨如此劫難時,很多養殖場都倒閉了,而今年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很多曾經的養豬場也只能是望洋興嘆。
然而,只有倒下的企業,沒有倒掉的行業。關鍵是我們在行情低迷的時候如何去經營運作。思路決定出路,對于養殖企業來講,現在需要的是調整思路,轉變經營理念。守著福不花不是目的,如何投資可以讓錢生錢才是關鍵;防病治不是目的,保健抗病才是關鍵。
此時,毛皮動物養殖行業也正面臨同樣的困境,是不是可以把其它行業的經驗拿來借裝一下呢?這是真正考驗整個行業的時刻,也是對我們養殖從業者的一個大挑戰。我們可以養精蓄銳,保存實力,待到行情好轉時,再展雄姿。現在給養殖業者們幾點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多方面了解市場信息,時刻掌握市場動向,減少盲目性。
2.細心管理,提高產仔率和成活率,提高養殖技術,降低生產成本。
3.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雙向選擇,不要只鎖定某一個或某幾個目標市場。
4.對未來發展要有信心,相信路就在腳下。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孔老夫子留給我們的古訓,也正是我們現在因該思考的問題。何況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也正全力幫我們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