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發展特色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河北省辛集市立足自然資源條件,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群眾發展家門口的增收致富產業,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鴕鳥、毛驢、錦鯉、肉兔等特色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前景廣闊的特色養殖之路,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辛集市立足自然資源條件,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前景廣闊的特色養殖之路,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鴕鳥養殖鋪就致富路
辛集市辛集鎮安古城村村民王辛成依托科學養殖鴕鳥,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走進王辛成的養殖園看到,身著黑色“禮服”的雄鴕鳥帥氣逼人,灰色雌鴕鳥優雅沉穩,王辛成正在把營養大餐投送到這些鴕鳥的“餐盤”里。
王辛成2017年開始養殖鴕鳥,由于缺乏養殖經驗,他只能自己琢磨,為了盡快掌握養殖方法,提高經濟效益,他刻苦鉆研養殖知識,逐漸摸索出一套獨有的養殖模式。
別看鴕鳥個頭不小,一天就喂養兩次,吃的是農村常見的野草和玉米等綠色食品,嚴冬酷暑也無須特殊護理,省時又省力。目前,王辛成養殖的鴕鳥銷往全國各地。
由于投資小、好管理、用工少、收入高,村民們也紛紛加入養殖鴕鳥的隊伍。據了解,辛集市現有養殖鴕鳥戶八十余戶,南位伯村、徐家莊村、舊壘頭村等村均有養殖,如今鴕鳥養殖已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毛驢“馱”起好“錢”景
以前農村養驢比較普遍,隨著時代的發展,毛驢逐漸變少,如今成了“稀罕物”。辛集市新城鎮村民滿蕾靠特色養殖毛驢,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養殖初期,由于不懂技術、缺乏經驗,滿蕾通過各種渠道向有經驗的養殖戶請教,還專門聘請“毛驢營養師”,保證毛驢幼崽吃得健康、吃得營養。
如今,滿蕾已經成了養驢行家,養出來的毛驢不但膘肥體壯,毛色也特別漂亮,年收益近30萬。
下一步,滿蕾準備擴大規模,改變傳統的養殖方式,引進現代化養殖設備和喂養技術,帶動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錦鯉“游”出好效益
錦鯉作為一種觀賞魚,色彩絢爛如水中牡丹,被稱為“水中的活寶石”,一直深受群眾喜愛。在辛集市位伯鎮南四仲村,村民武尚養殖場內,一幅生動的《錦鯉爭食圖》正徐徐展開。
隨著餌料灑向池塘,不出片刻,只見一條條紅色的錦鯉爭先恐后地躍出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水花四濺,各色錦鯉吃料、翻滾,變幻出多彩的斑紋。
在武尚錦鯉養殖場內,一個個魚池整齊排列,一尾尾錦鯉暢游其中,愉快地嬉戲打鬧,很是惹人喜愛。武尚錦鯉養殖場共建有700多平方米養殖大棚和水塘,年繁育錦鯉300萬尾。
錦鯉養殖場負責人劉躍武說:“我從事養殖業8年了,也積累了很多養殖經驗,采用線上加線下的銷售模式,目前效益挺好。”
肉兔養殖鼓起錢袋子
辛集市新城鎮李家屯村民聶立奎,通過發展肉兔養殖,鼓起了“錢袋子”,走上了致富路。
走進兔舍,一排排兔籠映入眼簾,聶立奎正忙著打掃圈舍、喂養飼料、查看兔子生長情況。
聶立奎說:“我從去年4月開始養兔子,目前存欄的兔子大概有1000只,一年出欄約5000只小兔。”
下一步,聶立奎將擴大肉兔養殖規模,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養殖隊伍中,帶動村民共同增收致富,實現新“兔”破。
產業旺,農民富,生態美。辛集市將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形成優勢突出,帶動力強的特色養殖產業,引導群眾發展家門口的增收致富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