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特色” 撬動“大產業”
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始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歷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緊緊圍繞特色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斷健全完善“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引領、農民群眾致富增收”的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全力以赴開辟鄉村振興的全新賽道。
01謀篇布局、強化規劃,構建產業發展全新格局
璦琿鎮艷紅螞蚱養殖專業合作社 螞蚱
健全政策支撐體系
愛輝區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的特色養殖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編制《愛輝區特色養殖業發展規劃(2022-2027)》,出臺《愛輝區扶持農業綠色發展優惠政策》,支持特色養殖基地建設,推動產業鏈配套升級,且連續8年保持政策的延續性。截至目前,已累計整合投入各類扶持資金4895萬元,成功構建起“政府引導+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
完善規劃引領體系
愛輝區深度對接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科學編制“1+8”發展戰略規劃,精心構建農林產品生產及加工產業布局,確立“寒地小龍蝦產業示范帶”“鹿產業全鏈發展帶”“昆蟲蛋白經濟帶”三大特色養殖產業帶,實現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差異化發展,挖掘各鄉村的特色優勢。
強化要素保障體系
愛輝區制定了《寒地小龍蝦養殖技術規范》《東亞飛蝗養殖技術指導手冊》等一系列農產品生產技術規范,確保特色農產品全部達到綠色食品標準農產品食品安全例行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8.5%以上,有力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度重視產業人才培育,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靶向引進60余名農業專家組建科技特派員服務隊伍,形成高端智庫支撐。同時,開展“八個之冬”生產技術培訓活動,定期組織養殖戶赴山東、遼寧等地開展實地考察學習,每年培養技術農民3000余人次,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02建設基地、強化科技,打造產業升級強勁引擎
張地營子鄉 伊拉兔
規模化基地建設成果斐然
愛輝區由政府牽頭,組建相關產業協會,與合作社、養殖大戶結成抱團發展聯合體。目前,已建成特色養殖基地25個,梅花鹿存欄量達1500余只,馬鹿超800頭,二代野豬突破1000頭,伊拉兔8000余只,肉犬、觀賞鴿、鴕鳥等特色品種養殖規模也在持續擴大。
科技賦能實現重大突破
愛輝區建立全市首個東亞飛蝗和寒地小龍蝦標準化養殖基地。2023年,璦琿村艷紅螞蚱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組建,東亞飛蝗養殖棚室達36棟,面積2萬平方米。經過2年的技術探索,在高寒地區成功實現一年兩茬的豐產養殖模式,基地年產量突破5萬斤。克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與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合作攻關寒地小龍蝦養殖難題,已在愛輝區首次實現越冬儲蝦、自繁育苗的基本功能。目前,寒地小龍蝦養殖面積達11.5萬平方米,年繁育蟹苗1000萬尾,供應周邊縣市,輻射帶動全市年生產小龍蝦40萬斤,產值突破2000萬元。
聯農帶動機制持續優化
愛輝區創新“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建立“保底收購+利潤分紅”利益聯結機制,暢通原料基地銷售渠道,實現就地加工增值。這一機制帶動了200余戶農戶,使他們年均增收2.3萬元,切實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03延伸鏈條、強化品牌,開拓產業增值廣闊空間
坤河鄉 鴕鳥
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
愛輝區深化與山東孟氏集團合作,推動總投資3000萬元的螞蚱、冷水魚加工項目落地投產。該項目引進4條全自動真空低溫脫水等專利型生產線,年可加工螞蚱100萬斤,加工冷水魚80萬斤,推動全區螞蚱產業產值突破4000萬元、冷水魚產值突破3000萬元。克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40萬元建設小龍蝦預制菜生產廠,年可加工小龍蝦20噸,預計營業收入突200萬元。
大力發展定制農業
愛輝區依托潯然谷食品公司預制菜加工項目,根據地產畜禽產品上市時間,集中加工各村屯的 “一村一品” 產品,如毛尖蘑燉笨雞、麻辣小龍蝦、鹿肉罐頭等 15 類預制菜品,有力推動了全區 “一村一品” 產業與定制農業的有機結合。
積極推動品牌建設
愛輝區精心打造“琿蝗”“潯然谷”“盤腸溝”“鹿緣春”等特色品牌,積極融入省市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其中,鹿緣春鹿業有限公司成功融入“九珍十八品”省級區域公共品牌建設,開發出鹿筋粉、鹿血酒等 20 余種功能性保健食品。目前,全區入選“黑土優品”“九珍十八品”省級區域公共品牌名錄的企業達5家,入選“極境寒養”市級區域公共品牌的企業有23家。這些舉措全面提升了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了特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供稿:愛輝區農業農村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