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
“道”的本義是指人們所行走的“道路”。經營特養業就像是穿行于特養的叢林,遵循一定的規律在特養“道路”上行走,只有遵循了“道”的規律,才可以找到捷徑,到達終點。所以,“道”又借指各種行為體(如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等)運行所遵循的規律,并以此引伸為人們行為處事所遵循的行為規范、行為準則、處事方法,組織范式、程序規則以及各種規律。
2008年10月25日,中國特種養殖信息網在正定召開了野豬、鴕鳥兩個品種的特養盛會。一時間,諸多他、業內經營云集古城,一場圍繞特養風云的論道全面鋪開。
沈光默:中國特種養殖信息網顧問、北京鴕鳥研究中心主任
關鍵語:產品深加工
在技術專題講座結束后,沈老指出:鴕鳥產業發展到現在養殖技術已經不是最關鍵的問題,要脫離“炒種”的怪圈,行業發展的關鍵及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是產品的深加工問題。新時期,新形勢下,鴕鳥行業必須大力發展產品深加工。多年來,鴕鳥蛋殼開發一直缺乏創新,眾多企業千篇一律的進行著相同的開發模式,重復生產著類似的蛋殼工藝品,這直接導致工藝品價格低廉,檔次不高的結果;鴕鳥皮也一直走鞣制、出口的老路,沒有真正的鴕鳥皮品牌產品打入市場,且皮制品樣式陳舊,品種單一,與國際潮流嚴重脫軌。沈老提出,企業在加大產品深加工開發力度的同時,必須不斷創新,尋找新的開發點,延伸產業鏈,例如鴕鳥油、毛、骨、血、內臟等產品在保健品、制藥等領域的應用等。在新的領域里,鴕鳥產品綜合開發可以做很大文章,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墨守成規。
劉福辰:河北大山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農業大學博士
關鍵語:苦練內功 擴大內需
劉博士認為,國家的相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但是做企業不能一味只靠國家的扶持,企業要想長足發展關鍵還得靠自己苦修內功,在現階段養殖技術相對成熟的情況下,轉換思維很重要,鴕鳥是高附加值的東西,關鍵不在飼養而在銷售,出口不是鴕鳥產品唯一的出路,國內市場發展潛力也很大。和河北、山東很多企業一樣,劉博士的公司就利用各種關系網絡在鄰近區域建立了多個鴕鳥肉銷售點,面向餐飲飯店,設專人負責推銷,照樣可以獲得很大利潤。
劉博士提出: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食用鴕鳥肉,普及率正在一點點提高。大家要利用餐飲多元化的特點,逐漸改變人們的傳統飲食觀念,定會將鴕鳥肉真正的推向百姓的餐桌。
劉文科:河北省養豬行業協會秘書長
關鍵語:政策扶持 合作社
河北省養豬行業秘書長劉文科在會上提出:2008經濟危機導致豬肉價格起伏,產生周期性波動。國家對此進行了適時的調控。2007年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對未來生豬的發展及改善當前生豬產業劇烈波動的局面是非常有效的。雖然目前的這些政策只能稱其是短期行為,并未上升到立法的程度,但也足以使同仁發展生產的信心倍增,農戶補欄積極性增強。保險與期貨的實施降低了養豬生產風險,對保障價格的穩定會起到較大的作用。
劉文科講到,申請政府扶持的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養殖規模、衛生條件、場地面積以及從業資格等是政府必須考慮的客觀條件。成立養殖合作社目前是國家大力提倡的,專業合作社可采取“能人”牽頭、股份合作等形式,為農民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成立合作社可以有效解決一家一戶小規模生產、技術水平低、銷售困難等問題,在活躍行業、發展農村經濟等方面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李振海:樂亭縣振海野豬養殖總場董事長
關鍵語:賣豬難 上門收購
李總提到仔豬分養是目前特種野豬業共同面對的難題,很多養殖戶、養殖場賣豬難是困擾大家的頑疾。他建議大家建立區域性質的協會或其他組織,發動大家一起搜集信息,尋找商機。會上,他介紹了自己獨到的銷售經驗,并帶頭上門收購商品豬。在行情稍差的情況下,李總建議大企業對養殖戶實施“關懷”,盡量幫助他們多賣豬,少賠本。
李總介紹了諸多的銷售方法,比如在飯店設專人推銷野豬肉、推廣“野豬宴”以及野豬肉專賣店等。
李煥岐:滄州百福臻特種養殖總場經理
關鍵語:聯動合作 銷售 品質
李總認為品質和銷售是特養企業生存的關鍵,只有解決了商品豬的銷路問題,大家才能安心擴群養殖。他認為,特種野豬業要發展,需要攻克兩大關:首當其沖就是“品質”。好品質才能打造一流產品,才能樹立優秀品牌。其次就是商品豬銷售及深加工。因此李總在會上倡議業內人士聯動合作,組成一個特種野豬群體,通過合理的程序,制定出一個統一的價格標準和質量等級標準,然后聯手做市場,這樣可以保證品質的同時,促進銷售。
王志敏:四川省巴中市源泰特種野豬繁殖場總經理
關鍵語:質量為本 公司+農戶
王志敏建議養殖、加工企業要建立一支業務和技術素質過硬的質量管理隊伍,自上而下,形成一套完備的質量控制體系,要嚴格按照ISO9001-2000質量管理標準改進和完善質量控制工作,從原材料購進、飼料配方到各加工流程進行全員全方位的質量控制。企業應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積極外出學習取經,組織人員去優秀的同行廠家參觀考察,或請有關專家來公司指導工作,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進行新產品開發或者為公司解決技術難題,爭取把最質的產品交給客戶和消費者。
她的企業一直沿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對次此模式,王志敏有獨到的理解。她提到,所謂基地或公司加農戶,就是生產環節交給農戶去做,而指導和銷售環節由有實力的公司去處理,這樣利用大公司的品牌效應增加了產品的銷售渠道和銷售量,又利用了農戶現成生產設備減少了生產成本,使養殖戶專心養殖,減少了市場銷售風險,得到了實惠。
徐力巍:哈爾濱龍江特種野豬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
關鍵語:防重于治 對養殖戶負責
在養殖技術和疾病防治方面,徐經理以自身經驗告訴參會代表“防”應當重于“治”。他建議養殖戶和企業應當在專家老師的指導下,提前做好疾病防治,必須改變“治”重于“防”的思想。他的公司就是在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和東北農業大學畜牧研究所專家指導下,先防后治,成功地解決了飼養技術和疾病防治等難題,使野豬家養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此外,徐經理較為關注養殖戶的利益。東北地區有很多專門的野豬行業合作社,他提議大家可以借鑒東北地區的模式,成立合作社,在養殖技術、疾病防治上給予支持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將養殖戶養殖的大量商品豬銷售。徐力巍說,養殖戶利益無小事,大企業對養殖戶負責,自身發展的同時,要盡量利用自身企業優勢為廣大養殖戶摸索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致富之路。
鄭大榮:北京金盛榮達創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關鍵語:加盟連鎖模式
鄭大榮以加盟連鎖的模式從事鴕鳥行業多年,他詳細闡述了加盟連鎖模式的諸多優勢。他指出: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連鎖加盟被公認為是投入最少、見效最快、成功率最高的營銷模式。加盟店的成功,除了總部的品牌統一宣傳,統一配貨外,其中關鍵的是復制成功的經驗,擁有成熟可靠的盈利模式,并在總部的經營指導、員工培訓下,使加盟商用最短的時間成為業內行家,大大降低了加盟商的投資風險。作為鴕鳥行業內第一家得到國家政策扶持的企業,鄭大榮還就申請政府扶持資金的渠道、步驟以及申報標準做了詳細講解。
趙金柱:黑龍江省農墾金苑鴕鳥繁育推廣中心經理
關鍵語:規范企業管理
針對《鴕鳥種鳥標準》的出臺,趙經理認為是鴕鳥產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這標志著鴕鳥行業今后會有法可依,有標準可依。此標準的出臺,不僅統一了種鳥標準,也是國家對鴕鳥“合法身份“的明確認可。今后,鴕鳥業內企業要嚴格按照標準,對鴕鳥種群進行嚴格的篩選與管理,建立種鳥登記、鑒定制度。他認為這對鴕鳥行業的長久發展十分有利。
產品深加工方面,趙經理提到,鴕鳥皮獨特美麗,制成的皮具富貴大方,還有優美,典雅的鴕鳥蛋雕、醬鴕鳥肉、鴕鳥肉餡餃子等,品種十分豐富,企業可以在產品包裝和增加產品種類上下功夫,進一步發展深加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自己的特色產品,這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王自豪:廣西科德鑫鴕鳥有限責任公司場長
關鍵語:企業文化 品牌
在經歷了廣西畜牧研究所鴕鳥養殖示范場改制之后,王場長對企業文化和品牌有很深的見地。他提出,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王場長提出了企業文化的七項內容:經營哲學、價值觀念、企業精神、企業道德、團體意識、企業形象以及企業制度。他認為具備了企業文化,就必須實施品牌戰略。今后品牌化成為大勢所趨,他建議大家要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品牌、附加值上下工夫,加大非價格競爭力優勢,實施自主品牌戰略,培育自主名牌,發展自己的營銷網絡,轉變增長方式,使企業具有較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