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發生的一般規律
認識和掌握兔病發生的規律,有助于防治工作的開展,特別是能夠主動的做好預防工作,兔病的發生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年齡、性別、季節及其他動物疾病的傳入等,飼養者應掌握這些規律,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一、兔病與年齡的關系
年齡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多發和常發疾病的不同,幼兔特別是剛離乳的幼兔,由于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防御屏障機能尚不健全,易患胃腸道疾病,老齡兔由于代謝機能與免疫功能的減退,體質下降,發病率也較高,抗病力弱。
二、兔病與性別的關系
母兔疾病相對比公兔多,由于母兔要繁殖仔兔,所以產科疾病占一定比例,如流產、乳房炎等。
三、兔病與季節的關系
不同季節,兔的多發病、常發病和發病率的種類也不同,如1-3月份氣溫明顯下降,各種傳染媒介(蒼蠅、蟻子等)及病原體的繁殖均受到一定限制,發病就較少,但由于天氣寒冷,容易引起感冒和肺炎(散發力多)此期傳染病暴發也較少見,4-6月份為兔的產仔季節,發病率相對增高,7-9月份是酷暑盛夏季節,各種病原微生物活動猖獗,而且飼料、容易腐敗變質,易引起中暑,中毒及各類胃腸炎等疾病,是容易發生傳染病的季節,所以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工作。10-12月份做好飼養管理和加強防寒保溫工作,發病率明顯下降,是繁殖仔兔的好季節。
四、兔病與其它動物疾病的關系
很多疾病能在各種動物之間相互傳播和感染,如雞的巴氏桿菌病可以傳給兔,弓形體病可由貓傳染給兔等,所以當附近發生疾病流行時,應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撲滅傳染病的措施。江蘇農科院 董亞芳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