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養獺兔養出了名堂
高楠是大楊樹林業局勞動服務公司林農公司經理,幾年來,他帶領職工艱苦創業,辛勤耕耘,從零起步試養獺兔,引領職工走致富之路。
“天保工程”實施后,高楠自找門路,做了市場調查,帶領職工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利用現有的條件,集資在外地購買了13只獺兔,在方圓不到30 平方米的閑置庫房里搞起了養殖業。沒有木料、釘子,他們就從自家拿;沒有工具,他們就出去借;沒有喂食盒,他們就到別人那里討要些油漆盒代用。他與4名職工不分白天黑夜輪流值班飼養。沒有飼養經驗,他們就向別人請教,到外地去購買有關方面的書籍,邊學習邊實踐。小兔產崽時不但要有責任心,還要有一定的技術,由于他們飼養經驗和人手不足,冬季里條件又很艱苦,如20分鐘不能發現母兔產崽,小兔就會凍死,所以小兔成活率很低。他咬緊牙關,認真查找兔子死亡的原因,一遍一遍地打掃兔舍內外的衛生。在管護上更加細心了,弄不到養兔的核心技術,他就一遍一遍的自己研究,反復做實驗,廢寢忘食地工作。工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了,他們的獺兔飼養在當地也小有名氣了,當地個體養殖戶前來學經驗請教養殖技術,還有的人找上門來想要咨詢發展獺兔養殖業。
目前,他的兔場已從當初的30平方米發展到現在的400平方米,他們自籌資金改建了兔舍、飼料庫、電焊車間、辦公室共300平方米,自種白菜、土豆、葫蘿卜等飼料地共10畝,年產量達4萬余斤,基本保證了兔子一年的飼料,職工的開資有了保證。今年,他又購買了顆粒機、粉碎機、電焊機、風焊設備等,運輸設備也從原來的人力三輪車變成了現在的四輪農用車;他預計2007年獺兔存欄數可達2400只以上,出欄能力可達1500只,實現產值10萬元。明年初,他們準備進一步擴大規模,拓寬經營范圍,增加飼料加工、兔籠制作等生產新項目,向更高的目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