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畜牧業協會舉辦兔業分會養殖技術系列(普安站)培訓
2024年4月18日,在貴州普安縣高棉鄉,中國畜牧業協會培訓部聯合兔業分會共同開展了“中國畜牧業協會鄉村振興科技下鄉行動——兔業分會養殖技術系列培訓”。
中國畜牧業協會劉強德副秘書長在致辭中提到,養兔產業歷經了從散養到適度規模化、標準化再到智能化的一系列變化。2023年-2024年,在很多畜種養殖低迷的形勢下,肉兔產業一枝獨秀,經濟效益相對合理。當下在普安縣,主要以中小適度養殖群體為主,需要加強全鏈條的細節科學管理,具體包括:種兔選擇、飼料營養、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環境控制,人工授精等。條件成熟的規模化養兔場,可以推進智能化、數智化技術(包括智能設備和數智模塊)。另外,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離不開肉兔烹飪美食,預制菜加工,品牌營銷,提升產業價值。中國畜牧業協會2024年開展“鄉村振興科技下鄉行動”,組織專家及企業技術骨干到基層,到畜牧養殖一線,通過授課,實操培訓,交流答疑等形式,為產業培養技術人才,提升產業實操技能,以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推動產業健康高效發展。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谷子林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谷子林(《特種養殖》顧問)現場做了關于《養兔成功的必備條件、仔兔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控》的報告。谷子林在報告中介紹,養兔成功的必備條件包括硬件、技術、心理三方面,具體包括:優質、健康的種群(品種或配套系);地道的全進全出制度(42天模式);較高的受胎率和分娩率(全年平均85%以上);較高的育子率(胎均9只);較高的成活率(斷奶成活率和育肥成活率均在96%以上,有些兔場達到98.5%);優質、高效、安全、穩定的飼料(常年穩定不出事);良好的設施和環境控制(溫度-通風-有害氣體);科學高效的籠具設備(提高勞動效率);高效科學的管理技術(一人養殖1000只母兔);健康的心理。若能達到上述水平,每年母兔籠位年出欄將大于60只,甚至70只。
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毛皮家兔技術總監劉長浩
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毛皮家兔技術總監劉長浩(《特種養殖》編委)做了《新形勢下兔瘟綜合防控技術》的報告。劉長浩總監首先為大家介紹了兔瘟發展的歷程,比較了傳統兔瘟和2型兔瘟的區別。并指出疫病的傳播,主要原因是生物安全措施的缺失,包括在商品兔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場與場之間的傳播以及不同棚舍間人員、器械交叉使用導致的場內傳播。另外,還介紹了兔場的綜合防控方案:消毒(降低環境中的載毒量)、免疫(保證家兔良好的抗體整齊度和免疫保護期)、提升抵抗力(提升家兔健康度)。
谷子林教授、山東諸城信達兔業李士棟總經理、綿陽市安州區慧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普安分公司肉兔養殖場場長陳志祥與養殖戶進行現場互動答疑,解答了關于能繁母兔飼養管理、小規模兔場消毒免疫方式、兔業養殖中的常見病防治、兔脫肛的處理方法等養殖過程中常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