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財富、吉祥和無限可能”——“熊貓豬”成就西部小城大產業
新華社重慶1月1日電(記者李勇、劉恩黎、陳國洲)通體白毛,但兩眼四周卻偏偏有大熊貓一樣的黑斑,好像戴了一副墨鏡,憨態可掬。當地人形象地說它是“獅子頭、熊貓眼、羅漢肚”。
在重慶市榮昌區,有一種被稱作“熊貓豬”的地方豬種——榮昌豬。它深受當地人喜愛,形象被制作成各種公仔玩具,人們給它塑像,立于城市各處的廣場公園、街角巷尾,甚至為它創作詩歌。
近年來,西部小城榮昌圍繞“熊貓豬”形成了集養殖、飼料加工、獸藥生產、畜牧裝備制造、食品深加工、生豬大數據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畜牧產業集群規模達到100多億元,是當地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在榮昌,豬代表了財富、吉祥和無限可能。”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院長劉作華說。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技術。”在榮昌區區長高洪波看來,作為傳統產業,養豬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升級的秘訣就在于突出農牧特色,用工業化思維發展畜牧業,打通生豬全產業鏈,不斷從科技創新中汲取高質量發展動力。
在榮昌區日泉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通過視頻監控,記者看到豬圈墻壁上安裝有降溫水簾,物聯網設備自動控制圈舍內的溫度、濕度,“開飯”時飼料通過自動喂食管道投送到豬圈里。基地還采用“豬場+果園”方式,在周邊流轉與養殖體量相配套的5000多畝土地,種植果桑、葡萄、獼猴桃、藍莓等果蔬。
“我們的豬睡‘高床’、吹空調、吃食堂,四周瓜果飄香。”公司負責人李豫湘說,豬還是榮昌豬,但采用的都是工業化養殖模式,產業形態早就變了模樣。
為了延展產業鏈,榮昌將畜牧相關產業搬進了產業園,建成中國首個以農牧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區,先后布局與養豬相關的飼料獸藥、畜牧裝備、食品加工等上下游產業鏈。
高質量發展中,“熊貓豬”還搭上了大數據產業發展快車。在國家級(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深藍色的大屏幕上字符跳動,實時顯示著全國生豬價格、成交量等數據。中心主任鐘紹智說,目前中心已經在全國建成5個分中心,擁有20多個分市場,線上生豬交易額累計突破890億元。
“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的建成,不僅將有效緩解生豬市場盲目投資帶來的豬周期,依托數據資源,還將形成生豬金融信貸、保險、期貨等新業態,帶來全新的生豬產業鏈條,不斷豐富榮昌高質量發展的內容。”榮昌區常務副區長常曉勇說。
榮昌豬產業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動力還來自科技創新。去年11月,一批以“熊貓豬”為本體的“SPF豬(無特定病源豬)”從重慶乘專機飛往哈爾濱,用于非洲豬瘟疫苗研發的科學研究。
“近年來我們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突破,每一項研發、每一個專利背后都可能催生一個全新的產業,帶給榮昌高質量發展更多新的可能。”劉作華說。
據了解,榮昌是國內畜牧科技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近年來當地與英國劍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49所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了27個養豬科學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53個?。ㄊ校┘壙蒲衅脚_,取得國家和省部級成果306項、發明專利229件,為多個國家重點項目的實驗提供了條件支撐。
“當前,我們正在積極籌建國家畜牧科技城,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也即將落地榮昌,‘熊貓豬’將給榮昌人帶來更大價值、更多期待。”高洪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