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野豬的常見誤區:養殖技術
特種野豬是近年在養殖行業不景氣的大氣候下持續走俏的一個新品種。它主食青草、玉米稈、紅薯等青綠飼料,成本極低,僅家豬的三分之一,而且肉質特別鮮嫩香醇、瘦肉率高達85%,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綠色滋補食品,在市場極為暢銷,每公斤30—40元仍供不應求。
一只野豬年產仔約20頭,可獲利0.5—0.9萬元,效益是家豬的十幾倍。另外由于它長期生存于自然界,其抗病力、成活率都比家豬強,養殖較保險。
因此,養殖野豬已成為眾多投資者的首選品種。但在我們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生態農莊(0597-5711528)多年養殖野豬過程中,發現一些沒有接受正規場家培訓的養殖戶普通存在以下養殖誤區:
不注重技術學習和技術培訓
野豬雖然抗病力、生病力都比家豬強,但仍有許多基本知識必需掌握。目前一些養殖戶在引種時沒有經過正規場家的專業培訓,導致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上述問題。另外,在養殖時又不注重技術學習,不能及時觀察野豬的精神狀態、飼料量、飲水量、活動情況、大小便的變化,使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因技術、管理的差異,其繁殖率、成活率、生長速度及經濟效益也相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