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
1998年國家正式批復在吉林省部分市、縣進行無規定動物疫病區項目建設。2001年開始,逐步將吉林省9個市、53個縣列為國家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項目進行建設。2002年,吉林省頒布了《吉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管理條例》,率先在全國實現了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地方立法,開始依法建設。到2007年,國家對吉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總投資1.33億元。多年來,吉林省將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作為全省畜牧業經濟乃至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來抓,并作為獸醫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載體。幾年來,吉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經過幾年的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吉林省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質的飛躍,建立健全了動物疫病控制、動物疫情監測、動物衛生監督、動物防疫屏障和獸藥監察等五大體系,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到位,建立了符合國家要求和本省實際,與國際慣例相適應的獸醫工作體系,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具備了及時有效預防、控制、撲滅動物重大疫病和對外來疫病做出快速反應、對肉品衛生安全實施有效監管的能力。
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隨著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的順利實施,吉林省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全省消滅了牛瘟、牛肺疫、馬鼻疽;穩定控制了馬傳貧、豬瘟、雞新城疫、狂犬病、布病、結核病等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多年未發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特別是在全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嚴峻的形勢下,吉林省保持了沒有疫情發生,確保了生豬生產的健康發展。進行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以來,吉林省動物疫病死亡率大大降低,近年來,大家畜、中家畜、家禽疫病死亡率穩定控制在1%、3%、5%以內,畜禽因病死亡所造成的損失大幅度降低。
畜牧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通過實施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畜禽飼養量快速增長,吉林省全省家畜、家禽總量平均年遞增率分別超過10%和5%,肉類人均占有量連續10年居全國首位,禽蛋人均占有量躋身全國前5名,2007年,畜牧業產值達到575億元。
極大促進了畜禽飼養方式的轉變。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推進了人畜的有效分離和牧業小區建設進程,適應了公共衛生發展的要求,體現了現代牧業文明程度的提高。吉林省全省累計發展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2660個,規模飼養戶發展到40萬個,規模養殖占畜禽養殖總量的54%。
畜產品質量安全得到穩步提高。吉林省畜產品 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大大增強,獸醫衛生工作與發達國家的距離逐步縮短,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的品牌作用逐步顯現,畜禽及畜禽產品外銷勢頭十分強勁,遍及國內各地,同時遠銷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吉林德大公司肉雞產品、吉林皓月公司肉牛產品成為國內同類產品的較大出口企業,順利推動稻草等相關農副產品的順利出口。
畜禽產品加工能力大幅提升。近年來,由于吉林省對動物疫病具有良好防控能力和取得的明顯防控成效,金鑼、雨潤、雙匯、伊利、蒙牛等國內知名畜產品加工企業紛紛在吉林省落戶,截至到2007年底,吉林省全省畜禽產品加工企業達到614個,加工能力達5.53億頭(只),精深加工產品達11個系列500多個品種。
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結構調整。吉林省把畜牧業擺到優先發展的位置,作為戰略產業來抓,吉林省畜牧業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全省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43%左右,有相當一部分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縣已達到50%,占據了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
農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實施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確保了畜禽疫病的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災,畜禽養殖效益大幅度提高,2007年,農民人均畜牧業收入達到1180元,占農民人均總收入的29.5%,給農民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實惠,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最大亮點和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