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條鴨市場困境與突圍方向
2025年7月,在山東省畜牧協會主辦的“和康源杯·第三屆(2025)水禽產業五岳論壇暨山東肉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沂南縣禽業健康發展商會會長賀可斌應邀作主題報告,從三方面進行闡述:
山東沂南縣禽業健康發展商會會長賀可斌
一、行業現狀與困境
1、市場現狀
經濟形勢影響:國內經濟下行,消費市場整體萎縮,肉鴨行業受到沖擊,市場需求下滑,企業經營壓力增大。
產能過剩問題:近年來種禽企業盈利吸引大量資本涌入,種鴨存欄量和鴨苗供應量激增,屠宰產能持續擴張,疊加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市場鴨產品供應過剩,企業庫存積壓嚴重。
2、困境表現
價格嚴重下滑:小白條肉鴨價格持續走低,甚至跌破每噸4000元,雖近期略有回升,但仍處虧損區間,影響養殖戶、經銷商和加工廠利潤,行業深度虧損,企業經營困難,面臨淘汰風險。
消費需求不足:受經濟形勢不佳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對非必需品消費謹慎,鴨肉作為小眾肉類,購買頻率降低,傳統消費市場采購量下滑,經銷商貨物滯銷,資金周轉困難。
養殖成本上升:飼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加之疫情導致防疫成本上升,養殖戶利潤受損,部分虧損,挫傷養殖積極性,企業為增加放養量需提高補貼,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過度追求料肉比導致鴨油過多、品質下降,影響市場競爭力。
二、突圍方向與策略
1、優化上游養殖
提升養殖技術:加大技術投入,提升種鴨品質和孵化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引入先進養殖技術和設備,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管理,提高養殖效率和產品質量。
控制養殖規模:種鴨養殖和孵化企業應依據市場需求合理控制規模,主動減產,采取加速淘汰老齡種鴨、種蛋轉商、延遲上孵等措施,避免盲目擴張,減少產能過剩風險。
2、升級中游屠宰加工
創新屠宰工藝:通過技術創新改進屠宰工藝,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強上下游企業合作,確保苗源穩定供應;開發高附加值鴨產品(如預制菜、健康鴨肉制品),并重視鴨毛、鴨血、鴨骨等副產品的深加工,提升整鴨綜合利用價值。
合理規劃產能:屠宰企應業根據市場行情合理規劃、壓縮產能(如響應禽業發展商會壓產能倡議),減少市場供應量,緩解供大于求局面。
3、拓展下游銷售渠道
開拓新興渠道:除傳統農貿市場、超市外,積極開拓電商平臺、社區團購等新興渠道,擴大產品銷售范圍,提高市場占有率。
加強市場調研與品牌建設:深入市場調研,把握消費者需求變化,及時調整銷售策略;注重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競爭力。
4、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
發揮頭部企業引領作用:頭部企業應深入分析市場形勢與行業趨勢,帶頭實施壓產能、去庫存、促消費,帶動行業打破困境。
加強行業協會協調:強化行業協會協調作用,促進企業間信息共享與合作交流,共同推動肉鴨產業鏈健康發展。
三、行業未來展望
1、破局關鍵
持續去產能:小白條肉鴨市場的根本矛盾在于產能過剩,破局需持續推動去產能。同時,通過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整合、技術賦能等措施提升產品價值與競爭力,降低企業風險。
創新模式應用:探索線上線下融合銷售、個性化定制產品等創新模式,滿足多樣化需求,提升行業效益。
2、行業信心
低迷是暫時的:目前行業低迷屬階段性調整,隨著市場出清與企業努力,肉鴨行業將迎來新發展機遇。
共同迎接美好明天:行業從業者應堅定信心,攜手共進,共同迎接肉鴨行業更好未來。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