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鹵鵝:小特產做出大文章
4月24日,榮昌區夏布小鎮,榮昌鹵鵝的人氣爆棚,眾多游客前來購買。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5月4日,四川游客李利拎著兩盒“榮昌鹵鵝”,準備坐高鐵回家。她的手機里,存著這幾天在榮昌打卡時拍的上千張榮昌美食、美景照片;背包里,放著一只拙樸的小陶鵝,是兒子在游覽中買的紀念品……
“這次旅行,感覺榮昌成了‘鹵鵝主題游樂園’,除了品嘗鹵鵝,很多普通的景點加入創意也很有意思!”李利說。
前不久,“鹵鵝哥”林江爆紅網絡,帶動“榮昌鹵鵝”迅速出圈。榮昌區抓住這一機遇,借“榮昌鹵鵝”IP,帶動區域產業結構的重塑、城市形象的升華。
“以前榮昌鹵鵝只是一道地方傳統美食,帶動作用有限。”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表示,隨著近期大量“圈粉”,鹵鵝產業將在規模化養殖、鹵制品加工的基礎上,融入特色餐飲品鑒、文旅項目體驗、體育用品生產等,促進產業鏈不斷延長、壯大。這場由一只鹵鵝引發的“流量盛宴”,正深刻改變著榮昌的產業格局。
從“潑天流量”到“供不應求”
多舉措解決原料供應
5月4日,重慶市榮昌區合誼白鵝養殖股份合作社運營負責人張友富,接到了兩位客戶的訂單,一口氣賣掉了1800多只商品鵝。
“以前得五六個客戶才湊得起這么大的量。”張友富說,現在榮昌鹵鵝火了,要貨的客戶特別多。
今年60歲的張友富,大半輩子都在與鵝打交道。2006年,他利用自家空閑地養殖白鵝,存欄量保持在兩三百只。但由于防疫技術不過關,白鵝死亡率較高,他不得不關掉養殖場到周邊企業打工。
幾年后,重慶市科研單位和企業陸續推出細小病毒、呼腸孤病毒等疫苗(抗體),白鵝的存活率才大幅提升。現在,他所在的合作社利用現代化養殖技術,已成為榮昌較大的商品鵝養殖企業。
不過,作為年出欄20萬羽的大型養鵝企業,面對這“潑天流量”,該合作社也一時難以滿足市場的新增需求。這對未來榮昌鹵鵝如何增強優質原料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鵝產業是我市特色畜牧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家禽研究所所長汪超介紹,該院成功育成的渝州白鵝配套系是重慶市首個自主培育的肉鵝配套系,再結合重慶情況推出標準化養殖技術,為榮昌鹵鵝品質提升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未來,榮昌將在有條件的清升、安富、清江等鎮街發展養殖集聚區,推進商品鵝的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推行種植與養殖結合的循環農業,提高出欄量;支持大型企業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跨區域協同發展,擴大產能布局,建立聯農帶農的利益連接機制;針對突降的巨大需求,搭建外地商品鵝采購平臺,確保原料的穩定供應。
從“爆款單品”到“產業矩陣”
把一只鵝“吃干榨盡”
位于榮隆鎮的重慶炬榮食品公司,鹵鵝的鮮香已飄溢到廠區之外。在包裝車間,已打包好的榮昌鹵鵝靠墻碼放,直抵天花板。工人們推著平板小車,把打包好的禮品裝鹵鵝交給上門收攬的快遞員。
“這波流量,給我們的發展帶來了轉機,也讓我們在發展鹵鵝系列產品方面有了更多新想法。”企業合伙人之一的潘能介紹。
去年11月,幾名返鄉創業的年輕人組建起榮炬食品,產品主要在線上銷售。最初一個月,炬榮食品每天的線上銷量有600只至800只。隨著優惠活動的結束,這個新品牌日銷量降至200只左右。
正在企業運轉越來越難的時候,“榮昌鹵鵝”迎來“潑天流量”,炬榮食品的線上銷售迅速“爆單”。“現在我們每天的鹵鵝銷量有3000多只,還供不應求。”潘能說,工人由原來的十多人增加到30多人,加班加點鹵制。
鹵鵝大火后,榮昌區穩步推進鹵鵝生產標準化,修訂加工技術規范、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讓加工企業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也保障了榮昌鹵鵝品質。
“最近,相關部門也經常提醒我們不但要抓品質,更要抓創新。”合伙人之一的葉鵬說,目前公司新推出了藤椒等新口味產品,下一步還將開設新派鹵飯門店,推出包括鹵鵝、豬油泡粑等在內的榮昌特色美食套餐,讓鹵鵝由休閑食品變成“正餐”。
除了整鵝鹵制加工,即食鹵鵝翅、鹵鵝肚、鵝雜粉等休閑食品、速食食品品類也在不斷壯大。榮昌區啟動“坊轉企”計劃,推動300余家作坊向鹵鵝產業園集聚,并為園區提供配套冷鏈物流與質檢中心,目標是培育3家龍頭企業、5家規模企業,2026年產值突破10億元。
圍繞“鵝”這篇文章,榮昌的加工鏈還在不斷延伸。
榮昌鹵鵝火后,該區專門針對鹵鵝進行全產業鏈分析、實地調研,發現不少屠宰企業將拔下的鵝毛晾曬后銷到江蘇等沿海地區,生產羽毛球、羽絨服。
鵝毛鵝絨資源,成為榮昌招商引資的“底氣”。招商團隊循著榮昌鵝毛的收購路徑,接洽到江蘇一家大型體育用品生產企業。目前,這家企業已與榮昌簽訂投資協議,將在榮昌生產羽毛球、羽毛球拍,甚至引入羽毛球賽事,實現加工端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和壯大。
從“美食打卡”到“全域旅游”
一座城市的文旅大餐
位于榮昌城區瀨溪河畔的夏布小鎮,明清風格的建筑群中,隨處可見“鵝”元素:大門兩側站著“上崗”不久的大型白鵝雕塑,引得游客還沒進門就開始排隊打卡;走進小鎮,每條街巷攤位賣得最多的是鹵鵝;展銷的榮昌折扇,賣得最好的往往繪有白鵝;一商戶拉來兩只渝州白鵝“站臺”,讓游客驚呼“終于看到活鵝”……
“榮昌鹵鵝火了后,我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這里的夏布小鎮有不少活動,就帶家人來看看。”貴州遵義游客張照國被投喂了一塊鹵鵝后,掏錢買下半只與家人分享。
“這次來榮昌是打著吃鹵鵝的名頭,但小朋友體驗了陶藝、套大鵝游戲,老人參觀了夏布博物館,還體驗了竹編,每個人都能找到樂子。”四川游客李利說,她曾來過榮昌,但這次體驗更豐富,一家老小都覺得好玩。
“五一”假期前,榮昌區結合本地文旅特色,推出涵蓋美食、文旅、非遺、低空體驗的“N+1”多元“寵客套餐”,以“榮昌鹵鵝”IP吸引游客,讓“火爆”從鹵鵝食品蔓延到更廣的文旅產業。(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