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下跌,養殖戶該怎么辦?
豬價下跌,養殖戶是選擇退出還是繼續堅持———
“無論如何也要保住存欄的這40多頭豬”
2007年是名副其實的“金豬年”,很多養殖戶獲得了高額回報。但去年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開始走低,生豬、仔豬價格大幅滑落,漸漸逼近養殖戶的心理底線。面對價格下滑,養殖戶們是選擇退出還是繼續堅持?
生豬價格走低自去年9月份把圈里的240頭肥豬以13元/公斤的價格拋售以后,云南玉溪養殖戶嚴陽一直在補欄還是洗手不干之間徘徊。2007年開始從事養殖業的嚴陽,在去年3月以47元/公斤的高價補欄,但沒料到半年后生豬價格由每公斤18元跌到了14元,他忍痛把豬賣了,虧損了5萬多元。在他以14元的價格拋售后不久,生豬價格一路跌到了每公斤11元。
2008年12月10日,在玉溪窯頭市場,盡管后腿肉由高價位時的每斤13元跌到了10元左右,里脊肉也由15元跌到了11~12元,但顧客卻不見增多。臨近下午5點,經營戶孫紹坤決定把所剩的肉降價處理。另一名經營者康樹珍說:“目前這個價格還算有所回升,最低的時候后腿肉只賣9元,收攤前則賣7.5元。”據百信超市生鮮區經理寧萬華介紹,自去年8月份以來,肉價就一直在下跌,目前價格是近幾個月來最低的。
豬肉價格的持續回落,直接導致生豬、仔豬價格走低。云南農業信息網相關資料顯示:去年3月份以來,該省生豬、仔豬價格連續7個月下跌。就玉溪而言,生豬價格最低時為11~12.5元/公斤,仔豬價格為16~18元/公斤,而去年生豬最高價格為18元/公斤,仔豬為48元/公斤。目前豬肉價格和生豬收購價已經逼近養殖戶的心理底線。
退出還是堅持見到養殖戶張家順的時候,他正在備豬飼料,豬圈里200多頭豬餓得直叫。面對目前持續走低的豬價,他顯得極為焦慮。他說,去年豬價高的時候,豬販子會一天打幾個電話來預訂,但近幾個月來都無人問津。一頭豬一天要喂2.5公斤飼料,價值8元錢,存欄230頭肥豬,算上20多頭仔豬和母豬,每天的投入都在2000元左右。如果不能按時出欄的話,資金周轉就會存在問題,但如果高價購進仔豬低價出售肥豬的話,豬場將面臨巨額虧損,這是張家順和許多養殖戶都要面臨的矛盾。
玉溪市紅塔區畜牧局去年11月份所做的調查同樣顯示了養殖戶面臨的困境。以飼養100頭生豬的標準化養殖場為例:一頭高價仔豬成本990元,飼料成本1036元,保健成本19元,治療成本10元,工資成本3.5元,水電成本28元,其他管理、不可預見費25元,以正常的生豬養殖成活率97%計算,100頭豬的養殖總成本為223080.12元,平均每頭豬為2230.8元。按每頭豬145公、最低價12.1元計算,要虧損470余元。
“養豬有一定的風險,賺錢的想賺得更多,虧本的想翻本,總之,價錢好不好都得養。”在采訪中,這是筆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抗風險能力亟待增強1個月前,一直在觀望的嚴陽也抱著翻本的心態開始給豬場補欄。對于目前存欄的180頭豬,他表現出極大的信心:“這批仔豬都是25元/公斤買進的,現在濃縮飼料、麥麩、玉米面都在降價,飼料成本由之前的1100元降到了800元左右,只要豬價不低于12元/公斤,我還是有賺頭的。”以養母豬賣仔豬為主的玉溪市濟源種畜有限公司也正忙著建蓋肥豬圈,養殖場負責人王寶祥介紹,轉養肥豬僅是他們應對豬價下跌的一種方式。為了降低養殖成本,他們還自己生產飼料,一頭豬可節約50元左右的飼料成本。
于2007年底加入到養殖戶行列的王先生,在豬價大跌的行情下一下子損失了7萬多元,看著去年剛建成的豬圈,他還是決定把養豬事業進行到底,“無論如何也要保住存欄的這40多頭豬”。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很多養殖戶表現出堅持到底的決心,但不少養殖戶缺乏對市場基本的分析能力,只是一味地盲目補欄,盲目追加投資,再盲目跟風出售。一旦市場出現波動,他們就顯得極為被動,缺乏起碼的抗風險能力。
為了增強養豬戶抗風險能力,去年紅塔區以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為重點,引導養殖場實行自繁自養,加強生豬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廣工作,積極爭取中央、省、市支農資金推進標準化養殖場建設,使養殖戶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紅塔區農業局也已著手籌建飼料、獸藥、畜牧科技咨詢、信息服務一站式服務平臺,向養殖戶提供有效信息,避免養殖戶盲目投入。紅塔區養豬行業協會則在引導養殖戶加強疫病防治、科學管理的同時,密切關注全國各地豬價變化和趨勢,對價格進行大方向上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