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溪鎮:夫妻倆共同致富 林下養金蟬畝賺4000元(圖文)

“蟬的特有習性是晚上九點后才從泥土里爬出來”,為記者當向導的三溪鎮鎮工作人員史博一路上介紹起了金蟬的特性來,“我們這個時間去剛好可以看到李乾倆口子收獲金蟬。”8月20日晚上8點,記者在史博的帶領下,經過大約1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位于三溪鎮青龍村李乾的金蟬養殖基地。
李乾聽說記者是專門來采訪他養殖的金蟬,李乾倆口子都非常熱情,李乾的老婆藍小紅還特地給記者油炸了一盤金蟬品嘗。油炸的金蟬入口酥脆、味美鮮香,而且聽李乾說金蟬所含的蛋白質還特別高,有百分之五十八,目前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沿海一帶吃金蟬的人可多了,要賣一、兩百元一份”。記者一邊品嘗著金蟬的美味,一邊和李乾聊起了養殖金蟬的故事。
李乾是三溪鎮太白村人,2000年李乾和妻子藍小紅,懷揣著打工攢下的10萬元以及親朋好友借來的5萬元,回到老家在三溪鎮青龍村3社廖家灣承租了100多畝荒山,開始了果樹種植。“果樹種植技術,是我在山東打工時學來”,李乾向記者道出了回鄉種植果樹的初衷,“我這個人從小都有一股子闖勁兒,種植果樹就是想通過自己干出一番自己的事業,我不想一輩子都給人當打工仔。”
種植果樹遠遠沒有李乾最開始盤算的一帆風順,“我最開始忽略了果樹種植到收益需要過程,每年光是果樹的管護、人工工資、肥料需要2、3萬,光投資不回收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為了緩解種植果樹的壓力,2003年李乾開始了林下養殖。
“通過考察我開始養起了雞,第一年我投放了6000多只雞苗,沒有想到當年我就收入了幾萬元。”李乾告訴記者,“林下養雞帶來的收益,讓我看到了林下養殖的潛在力,我覺得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所以我就一直留心這方面的信息。”
2008年的一天,正在網上查詢資料的李乾被一條“養殖金蟬”信息所吸引,“我當時就想養殖金蟬或許會是一條新的林下養殖路子”,李乾對記者介紹到,“隨后幾天我都一直在網上搜集關于金蟬養殖、金蟬銷售等方面信息。”通過養殖、市場一系列的分析,李乾決定投資養殖金蟬。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2008年李乾花了400元錢從河南前臺縣購買了一畝金蟬的蟬種。“從蟬卵到幼蟬出土的孕育時間要24個月,附著蟬卵的柚樹枝條在果樹根部通過吸食果樹根須的汁液發育生長的,2年的孕育期中途不需要任何的管理,可以說是一項不需要多少技術和人工的投資,所以第二年我又大膽養殖了10畝。”
2010年7月,李乾最先養殖的一畝金蟬開始收獲,李乾有些興奮地說到:“每畝除去400元的成本,我凈賺了4000元。”李乾養殖金蟬闖出的新路,讓他初嘗甜頭,對養殖金蟬更是信心十足,當年又增加養殖了30畝金蟬。
“我還有個規劃,就是不但繼續擴大金蟬的養殖面積,還要自己搞金蟬的制種,把蟬種供給其周圍其他農戶,讓他們都來養殖金蟬,共同致富。”李乾最后如是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