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深澤鎮小陳莊村致富路上“鴿”聲嘹亮
深澤縣深澤鎮小陳莊村堅持黨建引領,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曾經的小陳莊村集體經濟薄弱,需要個能干事、會干事的人來做發展的領路人,村黨支部書記劉青在黨員和群眾期盼的目光中挑起這副沉甸甸的擔子。他上任以來,一直想辦法拓寬村民的致富路,經過多方考察,他發現肉鴿不僅適應性強、養殖成本低,而且肉質鮮美、高蛋白低脂肪,深受消費者青睞。說干就干,他建了2座鴿棚,打算先闖一闖致富路。干得好了,再和村民分享“致富經”。
在劉青的養鴿場里,一字排開的鴿籠整齊地向廠房深處延伸,養殖人員在鴿棚之間穿行、檢查鴿子的生長情況,籠內的鴿子肥碩可愛,毛色光滑,或覓食或育雛,不時傳來歡鳴。
玉米、小麥、豌豆……在飼料室,養殖人員正在為鴿子們準備精心搭配的早餐,喂完鴿子,將鴿子蛋小心收回箱子里。
鴿籠上還細心貼著備忘錄,每只鴿子什么時間下蛋,什么時間哺育雛鴿,一條條記錄得很清楚,“孵化溫度最好控制在38攝氏度左右,濕度的話最好是45%,17至18天雛鴿便可以出殼。”談起養鴿子,小陳莊村劉書記打開了話匣子,他表示,“鴿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市場需求也大,又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養鴿子是增收致富的好途徑。”現如今,他養殖的鴿子數量不斷壯大,發展到2000余只,不僅豐富了本地的“肉籃子”,并且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是名副其實的鄉村“致富帶頭人”。
在劉青看來,當好“領頭雁”,不僅是要做“致富能手”,更要做“帶富支書”,帶動更多村民富起來。對也想把養鴿子作為發家致富產業的村民,劉青大方傳授養鴿經驗,帶領群眾依靠黨的富民政策,拓寬增收渠道,走出一條適合本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