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致富路上“鴿”顯神通
近日,按照“黨建賦能、聯農帶農、凝聚合力”的工作思路,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松林鎮張莊村緊扣農民增收核心,依托“村集體+公司”的方式,扶持蛋鴿特色養殖,切實將基層黨組織優勢轉化為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勝勢,繪就富民增收新圖景。
黨建賦能找準發展“定位點”
候東飛是張莊村第一位90后黨支部書記,深入挖掘本村養殖方面資源優勢,起初探索通過建立專業合作社的方式發展蛋鴿養殖,但村民對發展集體經濟信心不足,參股熱情不高。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候東飛轉變思路,成立“臨清市成凱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形成“村集體+公司”的發展模式,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本村發展的實際成效。
聯農帶農串聯振興“牽引線”
候東飛注冊公司后,建成了3個鴿棚,引進鴿子2000對,品種以白羽、銀羽為主,目前養殖數量約7000對。現在每月收鴿蛋約1萬只,每年村集體增收約1.2萬元。目前已有5位村民在自家開始小規模蛋鴿養殖。
凝聚合力擴大產業“覆蓋面”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憑著優良的品質和熱情的服務,乳鴿銷往向遼寧、吉林,鴿蛋銷往上海、溫州等地。在松林鎮“鄉村振興合伙人”項目推介下,候東飛探索借助電商平臺,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面向廣大消費者開辟零售通道,實現“訂單批發+雙線零售”,帶動更多村民發家致富。(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