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原縣驢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一、陽原縣發展驢產業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1、陽原縣發展驢產業的現狀
陽原養驢淵源已久,養驢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兩漢時期,上世紀60年代,陽原成為國家軍驢繁殖基地之一。陽原驢品種優良,具有易飼養、疾病少、肉質好、產膠率高等特點,2020年5月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成為全國24個地方驢保護品種之一。
2017年,陽原將驢產業確定為縣域經濟“5+3”產業之一,同年9月,政府出臺《陽原縣養驢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按照“試點先行、龍頭帶動、政府扶持、金融幫助、貧困戶參與”的模式,投資近28億元,重點打造2個萬頭驢和5個千頭驢養殖基地,截止2019年底,驢存欄量突破2.6萬頭,逐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養殖、旅游、休閑一體化格局。
2、陽原縣驢產業面臨的問題
一是驢業扶貧熱,正常發展冷。陽原縣發展驢產業是在脫貧攻堅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作為產業扶貧的基礎產業來發展,并出臺了扶持辦法。但驢產業的正常發展,不能僅僅依托產業扶貧的模式,更不能只靠扶貧資金的支持,應該走符合產業規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二是養殖屠宰熱,循環發展冷。驢產業發展目前仍停留在育種繁殖,養殖屠宰環節,如何實現驢產品深度加工,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三是前期進入熱,后期市場出口開發冷。驢產業的發展前期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發展勢頭良好,后期發展需要加快跟進,個別養驢企業市場研發后勁不足。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關鍵節點,只有全力推進三產融合,致力促進驢產業轉型升級,延伸驢產業鏈條,驢產業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二、陽原縣驢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1、加強頂層設計,推動驢產業鏈延伸
2017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相繼出臺了《陽原縣肉驢養殖產業發展總體框架及指南》、《陽原縣養驢產業推進方案》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為驢產業栽起了“梧桐樹”,撐起了“保護傘”。按照產業發展規律,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長期的規劃與扶持,所以目前首要的任務仍是加強頂層設計,制定5~10年,乃至更長的產業規劃,真正讓好的產業可以落得了地、生得了根、結得了果。
做大做強產業還必須靠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產生的附加值占整個經濟總量的份額很小,而第一產業衍生出的絕大部分附加值發生在第二、三產業。所以我們應該重視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做強第一產業的同時,做優、做活二三產業,將傳統農牧業變為全產業鏈產業。陽原縣發展驢產業要遵循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重視延伸產業鏈,不僅要在養殖繁育上下功夫,還要在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深研驢產品加工,完善驢產品流通環節上做文章。同時深挖驢文化,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促進一二三產業的高度融合發展。
2、強化品牌效應,優化品牌布局,建立品牌體系
陽原縣發展特色驢產業,應依托張家口承辦冬奧會的契機,提升陽原驢品牌價值,重點打造國際地理標志產品。目前,雖然縣龍頭企業有了自己的肉食及驢奶品牌,但主打高端品牌的定位,是否適應市場的需求,是企業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品牌的定位,直接決定消費群體,也決定企業效益。目前陽原縣發展驢產業總體方向應該是優化品牌布局,打造一批適應低、中、高端產品品牌,建立符合產品特點的品牌體系,同時注重與龍頭企業合作,實現陽原驢品牌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與龍頭企業品牌相互支撐。
3、深研加工,強化驢產業經濟效能
2020年8月,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在視察陽原桑陽牧業時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目前,陽原縣驢產業注重驢奶相關產品的研發。今后,發展驢產業不僅要重視驢產品的深加工,同時更要做好基礎科研工作,深研驢產品的營養價值,走出一條適宜本地驢產業發展之路。
4、借力新商業模式,助推驢產業升級
互聯網時代,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商機。陽原縣養驢企業在應用互聯網實現產品宣傳,電商平臺的產品銷售等方面,還缺乏創新手段。今后發展驢產業應該抓住互聯網及5G高速發展的契機,助推產業升級。通過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不僅為企業產品多樣性發展提供方向,同時還有助于企業品牌的創立,有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
5、細挖文化,融合科技,探索建立特色農牧旅游小鎮
陽原縣發展特色旅游,不應只拘泥于單一產業或單一景點的發展,而應該在文化發掘上下功夫,要重視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探索建立特色農牧旅游小鎮是驢產業發展的又一可行路徑。目前,全國唯一一家驢產業“科技小院”落戶陽原。今后陽原縣特色農牧旅游小鎮的建立,可探索“文化+科技”的新型模式,要有高的設計標準和科技含量,這是旅游小鎮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陽原縣驢產業發展對壯大特色農牧業的啟示
陽原縣發展特色驢產業,是符合張家口“兩區”建設的現實需要,是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有效途徑,是探索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興市、生態強市之路的有益嘗試,為張家口本地發展特色農牧業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1、因地制宜是選擇特色農牧業的前提
“橘生于南則為橘,橘生于北則為枳”,同理,一個產業的選擇,首先應該考慮是否符合本地實際,是否符合本地發展規劃,特色農牧業產業的選擇尤為明顯。例如,生豬養殖產業可以帶來高的經濟效益,但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已經不符合張家口“兩區”建設的定位。又如,蔬菜種植產業曾是張家口壩上地區的強項,但高耗水的特性已不符合張家口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發展規劃。陽原縣的驢產業發展就給我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定位,低耗水、低污染、高附加值是張家口今后農牧產業選擇的方向。因地制宜,依托當地資源稟賦是產業選擇的前提。
2、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三產融合是特色農牧業發展的途徑
發展現代農牧業,要轉變傳統產業發展觀念,將第一產業的產品通過第二產業的加工,達到提高其經濟價值的目的,同時經過第三產業的服務使價值更上一層樓,通過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本地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發展壯大張家口本地特色農牧業,要有這樣的理念,不僅要有生產基地,還要有深加工企業,同時還要發展文化餐飲旅游,在生產消費各個環節延伸產業鏈條,是產業發展的途徑,也是實現經濟及社會效益的保證。
3、抓準時機,樹立品牌效應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張家口承辦2022年冬奧會是發展自己、宣傳自己的良機。發展壯大張家口本地特色農牧業也應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期,尤其注重張家口本地品牌的樹立。要通過冬奧會,在樹立一批高標準的張家口本地品牌的同時,提升張家口本地品牌的影響力,樹立良好的品牌效應。品牌體系的建立,品牌效應的提升,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4、新模式的探索,產業的轉型升級是今后的方向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及5G技術的普及應用,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發展壯大張家口本地特色農牧業,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要求,發展“農牧業+互聯網”模式。積極轉型升級傳統農牧業發展模式,探索線上線下齊發展的新業態。( 本文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