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夏季 各地要嚴防豬高熱病
近一段時期,我們從各地了解到我國部分地區發生了以持續高溫、皮膚發紅、呼吸急促等臨床癥狀為主要特征的豬“高熱病”, 使市場行情剛剛好轉的養豬業再次面臨巨大沖擊,給養殖業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影響了養豬業健康發展,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好在在專家的指導下,通過中草藥熬后給豬喂食,進行防治。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經專家介紹,發病豬的共同癥狀主要為:發病突然,全群體溫突然升高(40~42℃),厭食或食欲廢絕,眼結膜潮紅,糞便發干、尿發黃、消瘦。精神萎頓,極度虛弱,常臥地不起,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眼、鼻流黏性分泌物,病程一般4~7天,大部分病豬自行康復,極少死亡。但繼發其他疾病時,病情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死亡。仔豬和育肥豬,除出現以上共同癥狀外,還見皮膚發紅,首先是耳朵發紅,然后是背腹部,最后是后軀,直到全身發紅,有的皮膚出現紅色疹塊,后軀較為嚴重,大小不一。大部分豬初期表現呼吸急促,后期出現心力衰竭,運動失調,痙攣,昏迷,感覺喪失。個別豬還出現早晨耳朵發紺, 中午、晚上恢復的現象。
專家還提到,預防本病,目前還無效果好的疫苗,因此要在加強飼養管理,保持畜舍清潔衛生,增強畜禽的抵抗力上下功夫。特別要精心護理,提供舒適避風的豬舍和清潔、干燥、無塵土的墊草。為避免其他的應激,在豬的急性發病期內不應移動或運輸。由于多數病豬發熱,故應保持供給新鮮的潔凈水,讓豬只自由飲用。病期內食欲明顯下降,此時要多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隨著癥狀的改善食欲很快恢復。為控制并發或繼發感染,可用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制劑進行治療。
錄入:徐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