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農業:小小毛驢拉起"扶貧大車"
初春時節,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大臺鄉大臺村百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里,百川農業養驢基地,一頭頭活蹦亂跳、黝黑發亮的毛驢在圈舍內撒歡。鄭吉軍是養驢基地的工人,每天負責管理工人、喂驢、打掃圈舍,生活忙碌又充實。
【工人鄭吉軍“以前我一直在外面打工,一年到頭也掙不到錢,驢場建成以后,一個月收入三四千塊錢,比我在外面干好幾年都強。”】
鄭吉軍精心照料的毛驢背后,是一個快速成長的產業。
大臺鄉大臺村從前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鄉親們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大臺村的鄭二軍早些年經營過礦業,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先富起來的他一心想著怎樣帶動鄉親們也脫貧致富。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縣里把養殖業作為特色主導產業來培育,2016年3月,他成立了百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生態養驢基地,確立了“公司+基地+農戶”的帶貧機制,大力發展優質黑烏頭和三粉驢的飼養與繁殖。
【負責人鄭二軍:經過考察之后,我們流轉了農戶的土地入到百川農業之中,連分紅,連就業,通過驢場的建立,基本上也都脫了貧,咱這小毛驢馱起了脫貧重擔。】
公司采取扶貧資金入股分紅加就業等不同模式,輻射帶動了當地155戶450多人就業,村民鄭虎來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今年60歲,因為年歲較大,就在養驢基地做飼養員,每天打掃圈舍、喂驢,勞動強度不大收入可觀,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靠毛驢脫了貧。
【工人鄭虎來:建驢場以前,過著貧困的生活,跟著我們鄭總以后,條件也好了,也脫了貧了,工資也不低,一個月的收入頂原來的半年的收入,現在的感覺是挺好里。】
目前,該基地一二三期基礎設施建設全部竣工,總占地80畝,共投資5000余萬元,建設種驢、肉驢養殖場3個,存欄量2500頭;鷓鴣廠1個,養殖鷓鴣5500只;藥材種植2068畝、紫花苜蓿種植1700畝、櫻桃園300畝。經過幾年的發展,百川農業已成長為一家集林果、牧草種植及毛驢飼養等于一體的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在今年召開的縣鄉村三級干部大會上,該公司被授予“十佳扶貧龍頭企業”稱號。
【負責人鄭二軍 我們再擴大規模,把驢讓農戶代養我們再收購,這樣以后帶動的面就越來越廣,越來越多了,通過合作養殖,各個縣、鄉,我們都可以參與進去。】
在驢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鄭二軍意識到僅依靠肉驢養殖,產業形態單一,產品附加值低,對脫貧攻堅的助推作用會后繼乏力。于是,圍繞驢產業不斷拓展產業鏈,豐富產業形態,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種植牧草、林果,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同時,推進驢產品加工和研發,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日前,鄭二軍在縣城開設了百川居餐飲店,以驢肉火鍋、驢肉火燒等“驢產品”為中心,打造阜平驢肉特色品牌。
【負責人鄭二軍:下一步咱們就結合鄉村振興,發展鄉村旅游。一步一步地往華北周圍的幾個城市,稍微大點的省級市或者是市級市,比如北京、天津這些地方,走出去,這樣就一下把這個產業盤活了。所以結合鄉村振興、把旅游觀光搞起來。】
在鄭二軍的規劃藍圖上,打算擴大公司規模,通過合作養殖讓小毛驢走進千家萬戶,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同時延伸產業鏈條,研發食品深加工項目,進一步打造集養殖、加工、銷售、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為鄉村振興裝上“新引擎”。
編輯:馬超霞
審核:申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