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驢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十三五”時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全區現行標準下306.4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36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在脫貧攻堅戰中,全區各地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增強“造血”能力,不僅進一步夯實了脫貧基礎,提高了脫貧成色,還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帶動了各族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補齊短板 突出特色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的長遠之計。
過去,驢是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農民最熟悉的家畜,今天,驢產業成為皮山群眾增收致富的新產業。
“我每月的收入比過去家里3個人的都多。”皮山縣克里陽鄉尤勒滾加依村村民薩拉麥提·圖如普說,得益于驢產業的蓬勃發展,她成為一名驢養殖中心飼養員,每月近3000元的工資幫助她擺脫了貧困。
薩拉麥提每日精心照料的毛驢背后,是一個快速成長的產業。近年來,皮山縣依托龍頭企業帶動,不斷延長驢產業鏈,讓驢奶成為高附加值的畜產品。據測算,產奶期的驢每天可產奶2公斤,價值60元,農戶可以自己養驢銷售驢奶,也可以將驢送到企業托管,托管的驢每年每頭可獲得5000元至6000元的分紅。
良好的效益和健全的產業模式大大激發了皮山縣農民養驢的積極性。目前,皮山縣有1.8萬余名脫貧群眾參與驢養殖,驢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主要產業之一。
培育區域特色產業已成為全區各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抓手。近年來,全區各地堅持因地制宜,優化一產結構、強化二產帶貧、促進三產發展,深入實施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從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到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從引進紡織服裝、電子組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到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打破了曾經單一的發展路徑,實現了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更加有力、更可持續的支撐。
原文鏈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02/t20210222_6361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