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三代”張哲源的生意經
處理完線上交易后,張哲源來到父親的鹿場,繼續學習養鹿經驗。作為“鹿三代”的他來說,這是每天的必修課。
“我爺爺和父親都是養鹿人,到我這已經是第三代了。”張哲源說。
返鄉創業兩年,26歲的張哲源做成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讓自家銷量不穩定的鹿產品變得供不應求。
2018年,張哲源放棄了自己非常滿意且令人羨慕的高薪工作,從廣州返回家鄉——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做起了梅花鹿生意。
鹿鄉鎮有著中國梅花鹿之鄉的美譽,有300多年養殖歷史。鹿鄉鎮黨委書記李冰介紹,這里幾乎家家養鹿,梅花鹿存欄14萬只,占全國總量的1/6,是全國最大的鹿產品集散地。
張哲源發現,在南方地區,很多深加工鹿產品都能賣出好價錢,并且消費人群眾多。從張哲源的爺爺開始,家里就一直養殖梅花鹿,培育出來的種鹿在全國各大評比中還多次拿過大獎。但家鄉的梅花鹿產業還停留在養殖和初級產品批發銷售階段,銷量不穩定,收益有限。這樣的差距,讓張哲源特別不甘心。
隨著梅花鹿深加工產業的興起和電商的快速發展,張哲源自家傳統的梅花鹿生意越來越不景氣。返鄉后,他沒急于求成,而是從學習和考察開始,電子商務運營、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規、市場數據分析技巧,以及鹿產品深加工工藝,等等,一項項學了起來。此外,他多次報名參加省內外的鄉村特色產業調研和學習。
學習和了解,讓張哲源摸清了梅花鹿深加工產業發展的門道。近一年來,張哲源組建了20人的團隊,12名年輕人中有4位返鄉大學生。
張哲源開始與深加工企業合作,大量生產各種類的深加工鹿產品。目前,在張哲源自家新裝修的門店里,不只有鹿茸、鹿鞭等初級產品,還有膠膏、壓片糖果、固體飲料、滋補酒、開袋即食鹿肉等多品種的深加工鹿產品。
張哲源介紹,以前初級產品大多是用于燉湯和泡酒,深加工鹿產品則食用和攜帶更方便,消費群體也更廣泛。現在,他的團隊還在研發和打造鹿茸面膜和鹿茸洗面奶等美妝產品。
現在,張哲源和家人除了繼續擴大養殖梅花鹿,線下銷售活體鹿和初級鹿產品,深加工產品則主要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還培養了電商直播團隊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100多人的微商團隊。“通過直播銷售,深加工鹿產品經常供不應求。”張哲源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借助電商直播和線上銷售,鹿產品的銷量不降反增,每日收益是傳統銷售模式收益的10倍左右。
張哲源介紹,鹿茸等鹿產品在浙江、福建和廣東一帶非常受歡迎,海外華人市場對鹿產品的需求量也很大,店里每天都有裝著鹿產品的快遞發往北美和歐洲。
張哲源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有個梅花鹿之鄉,也不了解鹿產品該如何食用,通過電商直播和線上平臺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壯大自家的鹿產品市場,張哲源還通過養殖合作社分紅、回收鹿產品、幫忙代售等方式,幫助了當地140多名貧困戶脫貧增收。他的團隊免費為貧困戶提供優良鹿精用于人工授精,簽訂合作協議,回收鹿茸和仔鹿,仔鹿以1萬元價格回收,高于市場價4000元左右。
在父輩的基礎上“二次創業”,張哲源順利很多。盡管團隊里有10多個年輕人,張哲源還是感到,不論是自己團隊還是鹿鄉鎮的產業發展,都需要更多年輕人加入。因為如果缺少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他的很多想法就難以實現。
“梅花鹿全身是寶,而養鹿的成本很低,玉米的秸稈就可以喂食。”張哲源說,投入低、產出高,養殖梅花鹿是很好的脫貧致富產業,他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回來一起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