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廠村養驢故事多
我叫孔慶海,2014年由陜西省咸陽市委宣傳部派駐長武縣亭口鎮二廠村擔任第一書記。從70戶貧困戶沒法脫貧到全部穩定脫貧,從村集體經濟是零到村集體經濟固定資產達300多萬元,從村里無一戶企業到總投資3.2億元、4家企業落戶,從國家級貧困村到美麗鄉村……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我帶領大家一點一滴奮斗出來的。
鼓勵村民發展養驢產業
當聽說要養驢時,50多戶貧困戶不管怎么動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說不養。沒辦法,我把招商來的乞丐醬驢李總叫來,給村民講養驢的好處;鎮黨委書記李建清讓巨偉鎮長帶著6名群眾代表,來到三原縣一個養驢廠參觀,當村民代表聽三原驢廠介紹說養驢的許多好處后,他們表現出極大的養驢熱情。
三天后,巨永剛找我來說,“他問了十幾戶,百分之六十的人還說不養。”鎮黨委書記李建清知道情況后,帶了十幾個人馬上趕了過來,李書記和巨偉鎮長商量后給大家說的這樣的一段話:“這么好的項目群眾不能接受可以理解,買驢的季節不能誤,今晚大家就是不睡覺也要每家每戶給做工作,今天我們不睡覺,就是以后讓貧困戶在睡夢中笑。”這是我聽到的最溫暖也是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話。
群眾工作做通后,面臨最大問題是蓋驢棚。當時村里一分錢沒有,李建清說,就是再困難也把驢棚給建起來。從驢棚選址到蓋好,僅用了20天時間。乞丐醬驢李總看到驢棚建好后,驚訝地說,沒想到,沒想到,啥都不說了,我們買驢去。
千辛萬苦購置驢苗
買驢是需要用錢的,咸陽市委宣傳部領導大力支持,答應解決15萬元,鎮上七湊八湊了20萬元,我知道鎮上的艱難。村主任趙宏儒從互聯網上查找到山東驢價錢合適,每頭才2000元,而且都在 300斤以上,這叫我們幾個人激動了好幾天。結果折騰了一圈,根本是那么回事:上當了!后來我們坐上火車,一路到了遼寧阜新大巴鎮。
三月中旬的東北,零下20多度,雖有準備,但我們沒有經過這樣的嚴寒。因第二天要趕集買驢,我催著大家趕緊睡,此時不見村支書趙永孝了。我出門后發現他正在抹眼淚,原來他的岳父剛剛去世了。我趕緊讓人送他到火車站。他卻對我說,為養驢、買驢我們經歷了多少不容易,明天就去買驢了,我怎么能走呢?
多好的村干部呀!我這輩子能和這樣好干部在一起干事,不干出個樣子,真對不起他們。
養驢后的“六個想不到”
第一個“想不到”。咸陽市企業家聯合會的70多名企業家來二廠村驢廠參觀。參觀完后,一位種有機蔬菜的企業家想跟我們合作種菜,原來他是看準驢糞有機肥了。他說別的地方種有機蔬菜沒有機肥源,我們二廠村若種有機蔬菜是最好不過的,收獲后他全部包銷。現在百畝有機蔬菜種植園已落戶二廠村,每年給二廠村貧困戶帶來1500元的收入。
第二個“想不到”。我們出布告收青草,每斤青草按0.1元收購,村貧困戶按0.12元收購,殘疾人按0.15元收購,沒想到村民光割草,最多的每人一天能掙180元,村上貧困戶僅此賣草這一項就能收入3000元。
第三個“想不到”。這幾年天氣干旱,村民種的玉米效益不高。我們決定,以每畝不少于800元的價格連同玉米桿整體收購貧困戶種的玉米。
第四個“想不到”。我當時養驢只想完成扶貧任務,沒想到縣委縣政府看到養驢的前景后,做出了重大決定,全縣每個村建個驢廠并把蒙驢公司、阿膠企業也招到長武,準備打造西北萬頭毛驢縣。
第五個“想不到”。乞丐醬驢將在東北的加工廠搬到我們二廠村后,光招收工人就130多人,我們二廠村54戶貧困戶,全部招到加工廠上班,每年一個人在家門口上班就可收入2500元。
第六個“想不到”。殘疾人脫貧問題解決了。我們二廠村共有36個殘疾人,他們以驢入股加入合作社,到年底還能分紅,這樣他們的脫貧問題就徹底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