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鹿業“十大”關鍵詞
2022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2022也是中國鹿業極為重要的一年,緊緊抓住鹿業納入畜牧業的歷史契機,大力提升鹿業生產水平,加快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盤點2022中國鹿業大事,選出十大關鍵詞,總結經驗做法,洞察發展契機。
千億級:
在第十三屆(2022)中國鹿業發展大會上,吉林省同時啟動千億級梅花鹿產業招商推介大會,以吉林省《關于加快梅花鹿產業發展的意見》為藍圖,聚焦梅花鹿種源保護、標準化規模養殖、精深加工、品牌創建、市場交易等環節的高質量發展,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和落實,將對中國鹿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擴群:
《“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首次將鹿業的發展納入規劃,指出:“在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份重點推進梅花鹿養殖業發展,圍繞“擴群、提質、增效” ,拓展產業鏈,提升梅花鹿養殖水平。發揮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西藏等省份馬鹿資源優勢,優化馬鹿產業布局,提升整體效益。”鹿業發展有了頂層設計。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歷史條件下,規劃內容高屋建瓴。唯有擴群,才是鹿業供應鏈完善和安全的根本保障。
核心育種:
《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的發布,強調保障種源自主可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種業創新攻關和扶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也成為鹿業2022突出的工作,尤其是吉林省對梅花鹿和新疆對馬鹿的育種和保護都走在前頭,相關畜牧主管部門都出臺了相應的實施政策。
新資源:
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工作的亮點是發掘鑒定新資源,目前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發掘并正在鑒定中的鹿新資源有肅南馬鹿和阿山馬鹿,鹿種新資源的發掘和鑒定,對中國鹿業的育種工作將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儲存更加豐富的“芯片”。
肉用鹿:
市場對除鹿茸外,經屠宰后所取得的其他鹿產品需求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市場對鹿肉及其他屠宰后所取得的產品的消耗量大約在3000噸以上,這一需求的滿足基本都依靠進口。鹿業納入畜牧業管理后,可以自由屠宰養殖鹿,讓肉用鹿的培育成為了行業討論的熱點,吉林東鰲鹿業已經進入了培育階段,肉用鹿的發展將是確保中國鹿業產業鏈完善和安全的必要條件。
標準制定: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2021~2035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中國鹿業深受鹿產品強制性質量國家標準缺失之害,致使假貨橫行,嚴重破壞了養鹿業健康發展,嚴重擾亂了鹿茸及鹿副產品市場,嚴重危害了消費者健康。2022是中國畜牧業協會鹿業分會積極推動和落實鹿業高質量發展國家標準制定的一年,地方政府、科院院所和行業企業共同參與標準的制定工作。
創新平臺:
加快鹿業發展,科技創新是驅動力。2022主產區地方政府和行業大企業極度重視鹿業科技創新平臺的建立,緊盯生物制藥等科技前沿,提升創新平臺建設和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解決各自為戰、低水平重復、轉化率不高等突出問題。以產業急需為導向,整合各級各類優勢科研資源,以企業為核心主體,打造國家鹿業科技戰略力量,驅動鹿業快速發展。
國際競爭:
嚴格來說,鹿產業還談不上國際競爭,更確切地說,這個關鍵詞應該為“”,但是想想,中國鹿業定會從弱到強,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還是叫國際競爭更舒服一些。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是國家的國策,任何行業都不可避免面臨國際競爭。在當今的競爭格局下,所有從業者需要客觀理性的分析產業競爭格局,掌握競爭對象的具體做法,規劃中國鹿產業的發展模式,補短板,強優勢。同時在可行領域進行適當保護,讓國內產業留有不斷壯大的契機。根本上講,對抗競爭的唯一途徑就是自身不斷發展、進化和強大。
數智化:
2022是中國鹿業開始探索數字化、智能化具有里程碑的一年,第十三屆(2022)中國鹿業發展大會期間在吉林省東豐縣參觀的鹿業數字化智能平臺,展現了中國鹿業數智化發展的雛形,也正式拉開了鹿業數字化建設的序幕。鹿業分會組織召開的鹿業數智化建設方案討論會,更是為產業數智化建設提供了可繁可簡、可全可分的具體解決方案。鹿業數智化建設也是當前各地方主管部門、企業已經在著力構建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國畜牧業協會鹿業分會、信息分會和智能分會,會持續為此項工作提供服務。
打假:
鹿茸偽冒是行業頑疾,也是業內生產者深惡痛絕又無可奈何的事。中國質量報報道的《標識混亂難辨真偽鹿茸行業亟待規范》,再一次把鹿產品的真偽難辨拉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也再一次驗證了鹿產品質量強制國家標準制定的重要性。行業人也將一如既往的推動市場公平,讓標準規范市場,讓消費者買的明白,吃的放心。
精選的十個關鍵詞,一定程度上明確了中國鹿業發展的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行業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產業發展面臨的壓力和挑戰。
2023,鹿業人踔厲奮發,賡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