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雙陽區:打好科技牌 小小梅花鹿引領大產業
長春市雙陽區位于長春市區東南部,素有“中國梅花鹿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在吉林省和長春市的大力扶持下,雙陽區始終把梅花鹿產業作為拉動經濟發展、帶動富民增收的特色主導產業,聚集了梅花鹿養殖、加工和銷售全產業鏈。截至目前,梅花鹿總量達到32萬頭、約占全省二分之一、全國三分之一,鹿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70億元。

當我們見到張哲源的時候,他正在門店和創業團隊伙伴研究新產品。今年是這個90后大學生回鄉創業的第5個年頭。他介紹,剛回到家鄉雙陽的時候,家里還在做單一的鹿業養殖,而現在,從養殖、加工到銷售“一條龍”,鹿的全產業鏈條都做起來了。
說起張哲源家鹿業生意的多元化發展,要從2019年他返鄉二次創業開始。那年12月,長吉接合片區獲批東北唯一的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雙陽區列入試驗區創建范圍,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政策上的先行先試帶來了好機會,張哲源做起了電商,生意也越來越好。

好的政策平臺夯實了長龍鹿業的發展根基。這幾年,公司的收入成幾何倍數增長。近年來,吉林省著力打造“千億級”梅花鹿產業集群,逐步實施全鏈條、全利用產品開發戰略。打好高科技牌,貫穿了每家鹿業企業從養殖到加工的全鏈條。在長龍鹿業的養殖場,每一頭鹿的耳朵上都有一只標簽。張哲源說,這標簽就是鹿的身份證,可以追溯這頭鹿的譜系,也可以防止近親繁育,培育出優良的鹿產品。
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全鏈條生產,可不止長龍鹿業一家。在附近的博文鹿業養殖場,也同樣運用了相同的高科技。

目前在雙陽區,像博文鹿業這樣的規模化養殖企業有10余家,超千只梅花鹿的養殖大戶和規模化鹿養殖小區達到20余個。在博文鹿業的隔壁,就是吉林省最大的鹿產品加工企業——吉林省東鰲鹿業集團。企業董事長王艷梅介紹,這幾年在省里政策的支持下,公司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讓鹿產品用途更廣,物理形態更容易被當下的消費者接受。眼下,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成立的特種動植物加工創新團隊研制的12個精深產品和科研成果,部分已經在這里進行轉化生產。

眼下在雙陽,隨著科技成果轉化持續推進,鹿產品不再是鹿茸切片、鹿心粉、鹿血酒的“老三樣”,梅花鹿從皮毛骨血等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功能食品、保健食品不斷涌現,產業鏈條繼續延伸。
下一步,長春市雙陽區將在“十四五”期間助力全省打造“千億級”梅花鹿產業,重點做好“標準化”“良種化”“園區化”“市場化”和“精品化”文章,引領梅花鹿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