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品質與人才引領企業的跨越
-----記山東威海中農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強
在電話中和威海中農的掌門人崔強進行前期的采訪溝通時,就能感覺到他身上的氣場,從談吐到思維,無不顯示著他帶領一個團隊所應該具備的睿智與機敏。2006年威海中農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距今已經7個年頭了,在這7年中,他是如何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本期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他的故事—山東威海中農總經理崔強,品質與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得人心,得發展
2006年崔強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山東威海創立了威海中農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時值今日,威海中農已經歷經了7個年頭,而且在業界也贏得了較好的口碑,崔強帶領團隊從機械的開發、生產再到機械的銷售進出口貿易,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經營之道。和許多老總的創業經歷差不多,崔強的創業初期也是舉步維艱。2006-2007年,國內大多數養殖場主對于機械化養殖的優點還沒有較深的認識,機器賣不出去,工資發不出來,雖然當時國內人力成本沒有大幅度提高,但每人一兩千的工資仍舊是非常緊張。加之那兩年遇上毛皮行業的寒冬,更是讓這家起步沒多久的公司雪上加霜。好在崔強擁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老員工老朋友,在公司最艱難的時候,一些同事不但沒領工資甚至從家里湊錢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營。就是這個曾經在冬天連暖氣都不舍得要的公司,靠著大家的這股子韌性和凝聚力終于渡過了那段最困難的時期,如今將事業做到了大江南北,從山東到河北到內蒙再到東北三省,威海中農艱難的迎來了行業與企業的春天。
有品質,有未來
威海中農科技是一家集現代化農業裝備科研開發、生產銷售及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綜合型公司。威海市高科技孵化企業,是國內最早的毛皮動物喂食制造商,當談及這些時,崔強談了一下他對于目前農業機電方面的看法。他說,“在這方面我覺得歐美發達國家就是我們的標桿,他們走過的路,我們勢必也要經歷,也要走。這是社會進步過程中國內國外都沒法逾越的,大家都在經歷勞動力的短缺問題及資源的短缺問題,不進行機械化集約化養殖勢必要被歷史拋在腳后。說國外是我們的標桿,不是說我們崇洋媚外,而是我們要學習他們對產品質量的態度,對產品細節的考究。國內現在的局面有些亂套,大量的存在山寨產品,他們盲目的追求短期的利益,對產品質量不管不顧,只管低價的把產品賣出去,賣出即賺到或騙到,這是很不好的局面,形成這種風氣只會導致產品越來越差,中國的產品沒有發展。我們是希望我國的農業機械產品制造商把心沉下來,用心去做產品,真正的領會一個產品,不盲目的跟風,只有這樣我國農機產品才能有發展。”
勤學習,速發展
崔強在企業的經營與發展中,一直秉持著這樣的觀念,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一直彌補自己的不足,讓自己能夠有一個長足的發展。在談及行業的發展方向時,崔強也提到了這一點,在發展中要樹立自己的標桿,而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就是我們目前的一個標桿,我們可以根據國情適當的調整,但是他們走的路我們是回避不了的。他們領先我們幾十年,但是我們要沉住氣,穩步發展,多學習多借鑒,做一樣成功一樣。以我們國家現有的經濟實力,科技開發的能力,很快趕上他們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畢竟目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大環境是遠好于他們的。
在崔強的帶領下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動我國現代化農業機電設備的發展,促進我國農業向世界先進農業接軌。如今的威海中農也確實在一步步地在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在這樣一個得人心,重品質,勤學習的團隊中,相信威海中農的未來一定是輝煌璀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