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精細”,也要“多交流”

十多年,把產業做精細
本刊:邵總,您好!很感謝您能接受我們的采訪。好久沒有和咱們《特種養殖》的讀者們交流了,請您先簡單介紹一下咱們天健源公司吧。
邵:大家好,非常高興在我們特種養殖的大家庭與大家交流分享。天健源從2004年到現在,十五年如一日,一直在做野豬這個產業的工作。從基礎繁育到生鮮肉銷售,再到現在的產品開發深加工和野豬肉特色餐飲,我們已經形成了“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養殖模式,采食飼料中不添加任何激素、鎮靜劑以及抗生素,胴體中無任何藥物殘留,且肉質鮮嫩,野味濃郁,營養全面,具有保健價值,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可以說,天健源已經成為當地高端健康豬肉的領跑者。
抓關鍵,才能實現盈利
本刊:對于一個從事十多年特養的“老手”來說,您認為做好養殖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邵:不管做哪一行,我們的目的肯定是要實現盈利,讓我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回報。回首我們天健源的發展,我認為在野豬養殖產業上實現盈利的關鍵因素有三個:
首先,繁育血統要合格。種子好了自然長出好苗,根正才能苗紅,這個道理大家都能明白。
第二,過程控制要嚴格。飼養中無添加飼料,養殖周期必須要夠,否則肉質不過關;同時做好疾控管理,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保證成活率才有出欄量。
第三,銷售渠道要完善。把豬養好了是前提,最終還是要落腳在以合適的價格把產品賣出去,才能把利潤放在口袋里。
做好這三點,所有的環節連通了,賺錢就是早晚的事了。
本刊:公司怎樣籌劃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邵:天健源矢志不移的以野豬產業的發展為終極目標,以后我們會在產品開發上加大力度,根據顧客的需求繼續細化優化產品種類和品質,為顧客提供更好、更貼心、更健康的服務。
匯眾智,謀求共同發展
本刊:您認為當前行業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應如何應對?
邵: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洋產品的沖擊下,健康食品和原生態農產品的市場和意識在逐漸回歸,給我們這個行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應該積極面對這種挑戰,把握好這個機會,做好產品,留住顧客。
本刊:從咱們召開的最后一屆“野豬行業交流會議”到現在也有幾年的時間了,請問您怎么看待行業會議?
邵:行業會議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認識、交流、學習的平臺,這樣的會議應該經常組織,我覺得起碼一年一次吧,大家天南地北地聚在一起,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對各自的發展都會有所啟發和收獲。
本刊:您認為促進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邵:一定要遵守行業原則和標準,自以為是的發展只會事倍功半,甚至背道而馳。
本刊:2019年,您對行業有什么希冀和展望?
邵: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野豬產業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知、認可和認同,讓更多的顧客吃上優質野豬肉,我們的行業、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