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書寫別樣人生
——記北京市九鹿鹿業公司總經理劉伍權
提到80后的大學生好多人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浮躁、靜不下心來、永遠以自己為中心、不愿意承擔責任、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講誠信、品德下滑、拜金、浮躁、小資、玩世不恭、游戲人生......有人為社會的未來憂慮。但是就在我們的特養行業內、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位“另類”的80后。
跟劉伍權的接觸只是通過電話,雖已聯系兩三年但是一直沒有見面的機會,通話之中能感覺到這個小伙子的謙卑與精明,言談中完全沒有企業老總的架子,總是一口一個姐叫著,但是對于跟企業相關的事件時,總是會把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放到首位,并且其頗具藝術的談判技巧確實值得學習。2001 年劉伍權畢業于吉林師范學院,畢業后本來可以有不錯的工作、不菲的收人,但是為了自己的一份追求與執著走上了特養之“鹿”,并且在自己的鉆研與努力下在這個行業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不尋常的道路,從9頭梅花鹿發展到現在的3000余頭規模,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的鹿場,預計到年底,梅花鹿存欄可達3500頭,可創產值1000多萬元,利潤300多萬元。
九鹿鹿業始建之初,經歷了一番不平常的風波。他一人門就遭遇了梅花鹿價格從滑梯頂端一直溜到低谷的價格寒流。但他卻把自己梅花鹿養殖的事業,從底端一步一步推向頂峰。這其中自然有市場回暖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依靠科學的方法掌握了梅花鹿的繁育、加工技術。
2001年,劉伍權看到市場上鹿茸、鹿肉的價格都非常高,他便通過多方面的考查,發現養殖鹿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劉伍權細算了一筆帳:一只鹿在一年半的時間就可以收回成本,二年可見到效益,四年就可以讓投資翻三翻。他和家里人共同在一-起探討的同時,自己深深的認識到這是致富的一條好路子。因此,他決定發展梅花鹿養殖項目。當年2月投資興建的九鹿鹿業,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當年購人梅花鹿30頭。劉伍權講由于當時并不懂梅花鹿養殖技術,區分不出來老鹿和病展成為一家擁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的鹿場,預計到年底,梅花鹿存欄可達3500頭,可創產值1000多萬元,利潤300多萬元。
九鹿鹿業始建之初,經歷了一番不平常的風波。他一人門就遭遇了梅花鹿價格從滑梯頂端一直溜到低谷的價格寒流。但他卻把自己梅花鹿養殖的事業,從底端一步一步推向頂峰。這其中自然有市場回暖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依靠科學的方法掌握了梅花鹿的繁育、加工技術。
2001年,劉伍權看到市場上鹿茸、鹿肉的價格都非常高,他便通過多方面的考查,發現養殖鹿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劉伍權細算了一筆帳:一只鹿在一年半的時間就可以收回成本,二年可見到效益,四年就可以讓投資翻三翻。他和家里人共同在一起探討的同時,自己深深的認識到這是致富的一條好路子。因此,他決定發展梅花鹿養殖項目。當年2月投資興建的九鹿鹿業,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當年購人梅花鹿30頭。劉伍權講由于當時并不懂梅花鹿養殖技術,區分不出來老鹿和病鹿,在養殖的第一年 30頭梅花鹿接連死亡,到后來僅存了9頭梅花鹿。
經歷過這次慘痛的教訓劉伍權下定決心,搞養殖必須要懂技術、不懂技術他就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光購買各種相關養鹿的資料就花了3000多元,記學習筆記20000多字,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收效。公司由當時僅存的9頭梅花鹿發展到現在的3000余頭規模,公司育成(一周歲)公鹿單產鮮茸均達2斤以上,六鋸以上公鹿單產鮮茸均在10斤以上,母鹿繁活率達95%以上,上述指標均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2005年,為了加快擴繁優良種群數量,建立和擴大良繁體系,使鹿的體形、毛色、茸型更趨于一致,鹿茸單產進一步提高,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生產利用年限,九鹿鹿業決定北鹿南養,建立北京市九鹿鹿業長白山梅花鹿養殖開發中心,聘 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級畜牧師等多名專家為公司顧問。2008年九鹿鹿業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九鹿商標,進一步開發鹿的深加工產品,研發和生產了一系列鹿茸、鹿肉、鹿血等產品,深受廣大客戶的青睞,產品銷往江蘇、江西、上海、福建、廣東等地,現有50多個不同形式的代理商和加盟商。
飲水思源,劉伍權創業致富沒忘記貧困的鄉親。在他的帶動下,九鹿鹿業在當地已經發展了80戶梅花鹿養殖戶,現存欄梅花鹿近4000多頭,農民們都已經從養梅花鹿身上嘗到了甜頭,搞梅花鹿養殖的農戶越來越多,預計到2010年底合作社的梅花鹿存欄可達到5000多頭。
很多人說80后是“垮掉的一代”,然而,我們卻忽略了80后是一直親眼見證著當代中國在改革開放后日漸發展崛起、并與之一同成長的特殊的新一代,20多年左右的人生歷程中目睹到的多是整個民族的自強不息、奮起拼搏史,最終成為了現今這群開始思考民族榮譽、國家前途、日漸成熟、進人社會有所擔當的青年一代。
《特種養殖》2010年第五期 總第54期
責編: 劉美玲 夏鈺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