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論壇 | 目前驢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以及對策
赤峰坤龍牧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向陽

關鍵詞:科學飼養 規范化
從養殖企業來說,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幾個技術方面的問題:首先是繁殖技術,怎么提高驢的生產率、繁殖率以及幼驢成活率,攻克繁殖難題;其次是育肥難的問題,養殖企業及養殖戶要加強飼養管理,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從加工餐飲企業包括規模化養殖場來說,真正的搞繁殖的大型養殖場是不掙錢的,只有生產驢奶等副產品,有其他副產品的產出,才能夠掙錢;再就是驢肉,大部分都是地方品牌,驢肉火燒全國各地都有,但不像蘭州拉面、沙縣小吃好推廣,主要是沒有標準化,每個人做出來的驢肉的飯菜、火燒,味道各式各樣。怎么達到標準化、產業化,把驢肉餐飲推廣到全國,把產業做的更好,把產業鏈打造的更完善,需要政府、科研單位、企業及養殖戶共同努力。
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推廣高級經理 張慶蛟

關鍵詞:技術推廣 疫苗應用
我是做全國技術推廣,主要負責上游養殖這一塊。從這幾年來看,母驢繁殖規模化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在山東,我們的規模從2012年開始的200頭,到3,000頭,再到后來的1萬頭。這些年,走了很多彎路,也總結了很多經驗。今年內場的生產數據,出生驢駒是700多頭。為解決懷孕率低、流產率高、死亡率高的問題,我們和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教授董建寶老師合作,做了一系列實驗,實驗效果很成功。今年我們的驢駒亡率是20頭左右,驢駒成活率達到了97%以上。如果說在座的朋友場子確實有規模,需要這種服務,可以聯系我嘗試合作。
其次是提高對種畜的重視。前幾年我們曾舉辦過驢的選美大賽以及種畜評比。我們在后期完善好商業模式后,會恢復此類活動,因為要做種源,就要做到最好。作為行業領先者,我們將多年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形成一個6萬多字的指導,我們會盡快把這本書印發,讓大家能無償學習技術。
保定市漕河驢肉食品有限公司 區域經理 楊柳

關鍵詞:生產加工 電商銷售
目前在驢產業鏈中,我們處于中間環節,涵蓋生產加工和餐飲兩個方面。生產加工領域主要涉及真空包裝,高溫和低溫鎖鮮裝以及休閑小食品,現在處于創新研發階段。目前其中最成熟的就是保定驢肉火燒,已經成型。在一些餐飲店包括機場、車站內的店鋪,我們負責為其提供餅坯,降低他們的生產成本。
餐飲方面,我們餐廳是集驢文化一體的生態餐廳,同行業一樣,面臨原料短缺問題。我們和屠宰、養殖企業相互合作,銷售市場目前集中在京津冀地區,線上銷售覆蓋全國,且銷量每年都在復合式增長。電商方面,去年被東方甄選選中后,一場直播銷售額達100多萬,去年辦了兩場,目前直播銷量也在逐步提升。
張家口農華牧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 范煒強

關鍵詞:科學管理 政策支持
結合區域的驢產業來看,我們現在只做到一期工程,尚未實現滿負荷運轉,然而能一直堅持到現在,并在這個時間節點的持續,說明驢產業鏈是比較健全的,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產區不平衡,市場基礎比較薄弱。真正想發展要考慮生產周期,一頭驢從生到可用到繁殖到銷售大概需要兩年半的周期。第二,培育周期長,缺乏相關的科學管理。農華在管理上雖同高校合作,但實際一線管理人員,借鑒的仍是多年前的經驗,要實現精細化的管理,需要培養專業的人才隊伍。此外,產業鏈中,真正涵蓋全產業鏈的企業是很少的。
以農華為例,為促進驢產業發展,我們與高校科研團隊、龍頭企業對接學習,形成合作,提高繁殖技術。其次,尋求職能部門支持,國家目前有很多激勵性政策,要準找切入點。同時,與行業同仁交流學習,與相關企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合作共贏的局面,穩步發展驢產業,促進經濟協作發展與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