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說 | 王建偉:心系鴿業 身系發展
心系鴿業 身系發展
——訪日照金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建偉
本刊 岳含笑
他養鴿二十四載,是聞名遐邇的“蛋鴿大王”。他與特種養殖結緣相識二十年,從2005年參加第一屆全國肉鴿業發展交流研討會,歷屆會議都不曾落下。他是特養行業的“老兵”,也是位“老鴿友”,他就是日照金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偉。
本刊:王總,您向讀者介紹一下企業發展情況。
王建偉:日照金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養殖、收購、加工、銷售、技術服務、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養殖企業。。現為中國畜牧業協會鴿業分會副會長單位,日照市肉鴿行業協會會長單位。養殖區占地60畝,存欄生產種鴿6萬對。目前已建成27棟標準化鴿舍,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3千萬元,每年生產鴿蛋200多萬枚,出欄乳鴿26萬只,培育種鴿4萬對,目前是山東省規模較大的肉鴿養殖企業之一。養殖場分三個區域,祖代種鴿繁育區、父母代種鴿生產區和蛋鴿生產區。
(1)祖代種鴿繁育區,引進的是蘇威1號祖代種鴿,泰深鴿、灰王鴿、銀王鴿、和目前正在培育的金辰1號蛋鴿高產系種鴿。多品種,高質量,是確保種鴿高產的核心。
(2)父母代種鴿生產區,培育蛋鴿種鴿和上市乳鴿,培育的蛋鴿種鴿提供周邊農戶飼養和為自己蛋鴿區補欄。
(3)蛋鴿生產區,全是雙母蛋鴿,DNA鑒定,準確率95以上,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浙江溫州一代和江蘇無錫、南京、南通等大中城市,一年實現產值1200萬元,在全國蛋鴿領域育種和銷售方面都走在前列。
本刊:在“山河四省”鴿業發展大會上,日照金辰農業作為北方鴿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的首批發起單位之一,您對北方鴿業聯席會的后續工作有什么建議么?
王建偉:我國北方受氣候等方面的原因,肉鴿的發展要落后于南方各省,北方鴿業的發展要靠大家積極聯合起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老帶新,大帶小,相互攜手,共同發展。
為了支持聯席會的工作,今年我公司主要開展三項工作一是在目前行情大好的情況下,確保正常生產,抓產量,促效益;二是在中國農科院家禽研究所的指導下,繼續進行蛋鴿新品種的培育,幫助更多的北方鴿友提高經濟效益;三是積極宣傳食鴿文化,增強鴿蛋、鴿肉消費者的認知度。鴿蛋的目標客戶是中高端消費人群,不是消費不起,而是宣傳不到位。我開了一家名為鴿味坊的鴿子餐館,我們要時刻注重向身邊的人宣傳鴿文化,引導大家多吃鴿子。
本刊:您認為蛋鴿養殖和肉鴿養殖最大的區別在哪里呢?蛋鴿養殖目前的瓶頸問題是什么?
王建偉:這個問題是很多新戶在建鴿場前一直在問的問題,鴿場定位的問題,養哪個賺錢多,很難界定,各有利弊,各有優缺點。
1.蛋鴿好養,勞動強度小,現在養雙母居多,效益高,但是培養一對雙母的成本要比公母孵化要高,但是養雙母省工省時省力,發病少操心少。單談去年的行情,養一對雙母能掙100多。但是雙母鴿的利用期相對短一些,一般利用期為三年就淘汰。
2.孵化肉鴿,相比繁瑣麻煩一點,各種疾病預防,管理要到位,才能做到高產,年產18至20只乳鴿。
但是,不是規模越大賺錢就越多,大鴿場的管理費用也是挺高的,所以養鴿行業不是投機的行業,也不是暴富的行業,要理性對待,管理出效益。
我認為蛋鴿養殖的瓶頸問題不是疾病,而是產量,國內沒有蛋鴿品種,所以農戶鴿蛋產量參差不齊,直接影響效益,一個高產量的蛋鴿新品種亟待解決。
編輯:薛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