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鴿業: “舞鋼肉鴿”創出富民大品牌
每天早晨,河南省舞鋼市武功鄉的申瑞納都會騎著電瓶車來到該市棗林鎮鐵爐王村的河南天成鴿業養殖基地,穿上工作服經消毒后進入鴿子孵化車間,和同事一起開始篩選鴿子蛋,然后送入孵化箱孵化。

“在鴿子孵化車間,我和幾名同事每天篩選9000余枚優良鴿蛋進行孵化。盡管工作單調了些,但看到一批又一批鴿崽孵化出來長成乳鴿后銷往各地,感覺蠻有成就感。”9月18日,在天成鴿業養殖基地孵化車間,申瑞納說,活不重,離家近,每個月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資,很知足。
河南天成鴿業有限公司(北方鴿業聯席會首批發起單位)是舞鋼市本土人才楊明軍一手打造的鴿子“帝國”。
走進天成鴿業的養殖車間,一排排多層立體化鴿籠里,一對對白色的肉鴿從旁邊的智能自動化輸送帶上啄食食物后給雛鴿喂食,一些即將滿月的乳鴿展開雙翅練著飛翔技巧,種鴿車間里公鴿咕咕叫著向母鴿求愛,猶如演奏著一曲歡樂祥和的幸福樂章。偌大的鴿舍里整潔明亮,聞不到絲毫的異樣氣味。
“每個車間都有兩條智能自動化輸送帶:一條負責定時投喂精心配制的‘鴿餐’飼料,另一條則將鴿子產生的糞便及時傳送出去,進入收納設備。”天成鴿業公司董事長楊明軍說,目前,公司已在舞鋼市建成4個養鴿基地,其中鐵爐王村的這個基地已建成鴿舍30棟,全部按照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建設并進行養殖,每層都設有通風裝置和日照補光,不僅節省了養殖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更關鍵的是,鴿子能充分沐浴陽光,保持“心情愉悅”健康綠色成長。
自20世紀九十年代起,20歲出頭的楊明軍便開始從事肉鴿養殖。為了學好養鴿技術,他先后跑到北京、廣東等地取經學習,并將肉鴿養殖一步步做大做強。
經過二十幾年的創業發展,現在的天成鴿業已經發展到兩大基地、五大場區,存欄13個肉鴿良種品系和32萬對核心種群,年繁育推廣種鴿60萬對,產銷乳鴿600萬只,鴿蛋900萬枚,與全國30多個省市、8000余家養鴿戶建立了合作共贏關系。目前,天成鴿業已經成為一個集肉鴿良種繁育、推廣、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鴿業實體,成為國家肉鴿養殖標準化示范園區,被中國科協、財政部命名為全國科普惠農先進單位。
在天成鴿業的帶動下,如今在舞鋼市,小鴿子已“長”成大產業。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該市養鴿特色產業已覆蓋10個鄉(鎮、街道)147個行政村,有天成鴿業、物華天寶鴿業、舞彩鴿業、翔躍鴿業等22家養鴿企業和8家養鴿合作社,存欄種鴿110萬對以上,年繁育種鴿60萬對、出欄乳鴿1800萬只、生產鴿蛋1200萬枚以上,鴿業年產值近2.89億元。
當前,圍繞鴿產品深加工、鴿餐飲、鴿文化、鴿旅游等,舞鋼市以天成鴿業公司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加強同北京、廣東以及科研機構、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等進行深度合作,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正傾力打造我國重點養殖基地。
編輯:薛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