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悅讀: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
靳國慶
雖然已走出軍營30年,但每年“八一”建軍節戰友們還是要聚聚,懷念那段共同付出的時光。每次宴會前,戰友們便會整齊列隊,共唱《團結就是力量》。
是啊,團結的力量是鐵,團結的力量是鋼。國人正是由于當年捐棄前嫌的團結,才有了抵御外辱的豪氣;在接連發生的天災面前,國人眾志成城的團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跡。
團結需要行業意識
這么多年,通過我對社會的觀察發現:凡是私營企業集中的行業,大家的集體意識、行業意識就會差一些;而在國有企業相對集中的行業,行業意識要濃一些,大家交流、溝通的渠道要多一些。
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特色養殖行業,同質化生產的趨向是很明顯的,這也是每個行業都要經歷或者都已經經歷的一個過程:發展初期,大家都在“炒種”;當逐漸走向產業化發展的道路,有的企業仍在盲目地生產,對市場定位、市場容量則不考慮;當產品生產過剩,積壓在手,則是互相壓價…… 如此一來,大家考慮較多的是自己企業的生存,行業沒有在科學、合理、正確的道路上發展,只靠一兩家企業的努力,又能開拓出來一個什么樣的市場?
任何行業都是強調合作的,特色養殖行業又豈能例外,在合作的基礎上還應有明確的分工:該搞育種的搞育種,該搞生產的搞生產,該搞銷售的搞銷售,該組織行業會議的組織會議。
團結需要平臺
團結的力量同樣表現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過程中。中國鋼鐵行業在外采鐵礦石的談判中,以行業協會統一協調組織,爭取到的不僅是話語權,更重要的是生存、發展的空間。同時國內一些行業內的企業在對外出口業務中互相壓價,互相拆臺的行為,卻導致了行業利潤率下降,市場萎縮,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例反面教材。
行業團結需要一個共同的平臺。只有共同的平臺才有共同的方向,這個平臺可以是龍頭企業,可以是協會、新聞媒體等中介組織,甚而是一個行業會議。只要他有一顆為行業服務的熱忱之心,肯為行業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大家就可以憑借這個平臺,交流信息,探討共同關心的問題,制定行業共同遵守的準則等。當然,這個共同平臺需要大家共同的支持和維護,它才能正常運轉,才能正常發揮作用。
且看我們現在各色人等,一個個都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毫不珍惜自己的、抑或借助的發展平臺,等到一天失掉后才發現:個體在這紛亂的社會競爭中只是一粒塵埃!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我們的行業是到了警醒的時候了!面對新行業的異軍突起,面對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我們如若再抱殘守缺下去,也許消失掉的不是這個行業,而一定是指望這個行業吃飯的企業和人!
《淮南子·主術訓》中說到:“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不力,行業就會有長足的進步。
希望本次的“山河四省”鴿業發展大會就是一個契機,希望“北方北方鴿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就是我們團結發展的平臺。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