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密:小特色撬動大產業 多元化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立足資源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通過發展鵪鶉、鴕鳥、鴯鹋、梅花鹿等特色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小而精、特而美”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走進高密醴泉街道的雙利達鴕鳥養殖園,一只只體型健壯的鴯鹋正悠閑地散步,有人靠近時,它們便伸出長長的脖頸,四處張望,整個基地充滿生機活力。據養殖園負責人王萬恩介紹,鴯鹋對生存環境要求不高,飼養也比較簡單,小米糠、花生秧、豆粕、樹葉、菜葉、雜草等都可以喂養,這些“吃食”在農村遍地都是,鴯鹋長成后,肉、蛋、毛、油都能出售,經濟價值較高。
高密雙利達鴕鳥養殖園建于2014年,現有鴯鹋存欄量200余只,梅花鹿八十余頭,孔雀四十余只,隨著園區特色養殖產業的不斷壯大,為提升附加值,王萬恩還開發了鹿肉、鹿骨、鹿茸、鴯鹋油等衍生產品,并推出親子喂養、特色禽類科普等農旅項目。如今的雙利達鴕鳥園,已經發展成養殖、培育、銷售為一體的特色農產品基地。
近年來,醴泉街道充分利用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推動特色養殖產業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醴泉街道畜牧獸醫站站長焦緒國介紹,醴泉街道在大力發展肉雞、肉牛、生豬等基礎產業的同時,把特色養殖業當作農民致富的突破口,立足當地的資源優勢,積極引導和鼓勵養殖戶大力發展鴕鳥、鴯鹋、梅花鹿、鵪鶉等特色養殖產業,不斷豐富養殖業的形態,目前鴕鳥、鴯鹋達到三百多只,梅花鹿近二百頭,鵪鶉達到三十多萬只,真正實現了小特色撬動大產業,帶來高收益,開辟出了鄉村振興新賽道。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