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特色養殖產業“鏈”聚新動能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頭街道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以產業特色培育為核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運用“鏈式思維”推動鄉村振興,構建起特色鮮明、活力充沛的產業發展格局,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龍頭企業引領
鴨產業“鏈”出新精彩
走進湯頭街道鑫升食品現代化養殖基地,智能化氣息撲面而來。一鍵上料、智能溫控的鴨棚內,數萬只肉鴨在標準化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這家企業實力強勁,日屠宰肉鴨達10萬余只,深加工后的鴨頭、鴨脖、鴨舌等豐富多樣的產品,借助便捷的冷鏈物流,直供國內外市場。年冷藏存貯能力高達8000噸,秘制鴨、預制菜等產品更是遠銷澳大利亞、朝鮮等國。
“我們的鴨不只是美食,它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動人的故事和悠久的傳承。”鑫升食品總經理王玉升介紹,企業打造鴨文化博物館,通過文物展陳、場景還原等形式,將“鳧鴨”歷史融入品牌。依托這一文化IP,開發老爹醬鴨、藤椒小仙鴨等30余款產品,其中古法“風干肉”年產量10噸,成為高端伴手禮爆款。
鑫升食品的發展不僅局限于自身壯大,更積極發揮帶動作用。企業帶動周邊8個村莊成立養殖聯合社,創造了230個固定崗位和3000余個靈活就業崗位。從智能養殖的前沿探索,到文化賦能的深度挖掘,從預制菜創新的大膽嘗試,到共富工坊的暖心實踐,鑫升食品以“鏈式思維”為傳統鴨產業注入了新動能。
產業園區聚力
多元產業“鏈”動新發展
鑫升食品的發展是湯頭街道深耕特色產業“一條鏈”的一個生動縮影。街道加快延伸產業鏈條,秉持龍頭引領、鏈式發展的理念,全力打造湯頭街道健康肉食品產業園。園區大力推動畜禽肉制品加工企業與種植養殖業、商貿流通業、餐飲業等上下游產業以及大中小各類型企業協同發展,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真正實現“從養殖場到餐桌”的全過程可追溯。目前,園區內已匯聚食品加工企業13家,其中規模企業達9家。
園區內,年屠宰200多萬只肉兔的春陽食品是川渝地區兔肉的主要供應商。公司總經理胡凡華說:“我們實現了肉兔的全部利用,兔肉加工成佳肴,兔皮制作服飾,兔腸做魚飼料,公司年產值超6000萬元。”同在園區內的山東瑞祥諾爾動物營養有限公司,專注于生產畜禽配合飼料和寵物配合飼料,年產銷各種畜禽飼料5萬余噸,產品暢銷全市及周邊市場。這些企業優勢互補,成鏈成勢,協同發展,共同激活產業新動能。
如今,湯頭街道正用特色產業全鏈條鍛造強大引擎,在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馳騁,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壯麗畫卷正徐徐展開。(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