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規模化飼養支點與格局的探討
蜜蜂規模化飼養是以蜜蜂健康高效養殖為理念,規模化飼養管理技術為基礎,蜂機具機械化、現代化為前提,社會化服務為依托的政府支持、行業努力和全民參與的社會化系統工程。蜜蜂規模化飼養是以追求最佳經濟或社會生態效益為目的,與蜜蜂規模化飼養管理技術、環境氣候以及蜜粉源條件相適應,是一個動態發展的范疇。
一、樹立蜜蜂健康高效養殖理念
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但并不是世界養蜂強國。從目前養蜂現狀來看,我國養蜂面貌還比較落后,生產不穩定,養蜂人老齡化問題突出,養蜂作業機械裝備差,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養蜂轉地受運輸與交通條件制約,偏遠地區蜜源利用不充分,蜜源資源受制于自然因素、預測預報困難,致使養蜂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薄弱;產銷分離,沒有發揮我國養蜂群體優勢;全民養蜂意識不強,認識淺顯,養蜂群體組織化較低,養蜂個體相對弱勢,只能提供原料蜂產品;養蜂業社會化服務程度低,蜂產品流通受限,蜂產品價格不盡合理,效益偏低,資金積累較慢,從業蜂農轉產外流,影響養蜂業可持續發展。
同國外養蜂業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我國養蜂業主要是機械程度低,生產手段落后,勞動生產率不高,單位蜜源面積容蜂量少。養蜂人均負擔蜂群數,國外較高水平是百群,我國僅30多群。單位農地面積/km2容蜂量,世界先進水平是3~4群,我國只有0.7群。但是,我國養蜂業是一項傳統產業,分布廣、潛力大,精耕細作,生產能力強,優勢很大。
蜜蜂規模化飼養是以蜜蜂健康高效養殖理念為指導,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蜜蜂規模化飼養,一定要做好蜜蜂營養與福利工作,改變掠奪性養蜂生產,徹底突破現有養蜂規模,大幅度提升蜜蜂人均飼養量,形成采集力強大的主流蜜蜂群體和專業化養蜂團隊,成為全國大宗蜜源優質高產高效的蜂蜜生產商;同時,發展中小規模、以小轉地為主、養蜂人數居多的養蜂群體,在健康高效養蜂理念的指引下,形成具有我國地方地理特色、賦予地方豐富文化內涵的區域性名優蜂產品生產商;同時,關注養蜂人數最多、養蜂形式多樣的業余養蜂群體,以養蜂養生、身心健康和生態良性循環實現養蜂最終價值,推動全民養蜂整體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真正屹立于世界養蜂強國之前列。
二、蜜蜂規模化飼養管理技術的基本內涵
1.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
蜜蜂飼養管理技術關鍵環節上,有蜜蜂周年四季常規性的飼養管理技術、蜂群生產(蜜、漿、粉等)特殊期的飼養管理技術,主要包括生產群科學組織、蜂群生產模式適時調整、蜂群生產情結的調動與利用等,蜂群單脾快速春季繁育技術、蜂群秋季越冬蜂培育技術,蜂群越冬期管理技術。開展養蜂技術培訓與示范是提高整體養蜂技術水平的有效措施。
2.種性優良的生產用種
蜜蜂生產性能是通過蜜蜂群體而表現的,種性優良的蜂王在蜜蜂群體中十分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對于一個省、市或養蜂主產區,要想科學引種、育種、用種,輪回換種,就需要進行大量的調研工作,制訂切實可行的良種推廣方案,使本區域蜂種優良化。
在蜂王培育技術上,有種用母群的組織、種用雄蜂的培育、交尾群的組織、一次性批量換王及種王優良性狀的科學評價。
3.無公害蜂病防治
飼養強群是養蜂人的一慣原則。但是,在現實養蜂生產中,始終把握好蜜蜂健康與高效飼養是非常困難的,強與弱也是相對的,養蜂治病,客觀存在,養蜂防病,防重于治。無公害蜂病防治的關鍵,抓住蜂群的消毒用藥、治病用藥和對癥用藥,做到療程要滿、藥量要足、嚴格執行休藥期,這是蜜蜂規模化飼養的最基本要求。
在蜂群病敵害防治上,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嚴格防疫消毒制度,正確判別蜜蜂病毒病、細菌病、真菌性白堊病、孢子蟲性爬蜂病、螺旋體性下痢病,外寄生性大小螨病、內寄生性氣管螨病,急性、慢性中毒病,蜂箱內部的巢蟲、蜂箱外部的胡蜂、蟾蜍等侵害,措施一定要得力有效。
三、養蜂現代化是蜜蜂規模化飼養的前提
一是養蜂機具標準化。養蜂機具標準化是實現養蜂機械化的基礎,1851年郎氏蜂箱發明以來,經過養蜂實踐不斷完善發展和廣泛使用,給養蜂生產帶來便利,推動了現代養蜂業的發展,為養蜂機械化奠定了基礎。
二是養蜂自動化水平直接反映著養蜂機械化應用的普遍程度。養蜂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養蜂發達國家和地區,可以使養蜂者從繁瑣的勞動中得以較大程度的解脫,大大促進養蜂人養蜂數量的提升,同時可以使更多的從業者投入到養蜂行列。
三是養蜂現代化水平直接反映著養蜂自動化、智能化應用的廣泛性。養蜂用具與養蜂生產關鍵環節的技術研發,如自翻脾搖蜜機、電動多倍式搖蜜機、電動割蜜蓋機、電動抖蜂機、免移蟲與機械化采漿機、高效脫粉器、高效蜂螨防治技術、機械式養蜂移動平臺等的養蜂用具與養蜂生產關鍵技術研發。
四是養蜂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必將推進養蜂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普遍應用。養蜂科研成果、蜜粉源信息共享,大量養蜂生產信息的需求和交換都離不開互聯網大數據平臺。
四、社會化服務體系是蜜蜂規模化飼養的基本保障
1.植物生態模塊建設與蜜源預測預報
我國幅員遼闊,從南到北數千公里,蜜粉源植物因品種不同、栽植分布地理區域不同,開花順序差異較大,選擇合理的蜜粉源開花路線、追花奪蜜是我國養蜂生產的主要形式。蜜源預測預報,對養蜂生產成敗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養蜂生產不可預見因素較多,天氣與蜜源占主導地位,某種意義上說,養蜂生產對天氣的依賴性較大,歷來就有養蜂“靠天吃飯”的說法。政府公益事業的研發投入,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衛星遙感技術、北斗衛星定位技術等),跨行業合作專業科研團隊的努力,加強對蜜源粉植物泌蜜規律調查與研究,為養蜂生產提供較為準確的蜜源預測預報。
2.養蜂行業服務模塊
我國養蜂雖然歷史悠久,但是,規模化發展必須有幾個主要方面為支撐。蜜蜂飼養管理技術研究,優種生產蜂王提供,蜜蜂營養飼料提供,日常管理機具及配套設備提供,特別是高效便捷的蜂群飼喂設備提供,蜂蜜采收及流水線設備提供,轉地設備或快捷的轉蜂服務機構,產品檢測及中介評判機構等。
3.其他必要的服務模塊
蜂農生活保障服務提供,蜂農與貿易法律咨詢服務,保險與金融服務保障等。
五、蜜蜂規模化飼養的發展格局
1.蜜蜂授粉產業化
蜜蜂授粉產業化關系國計民生,既是實現農業增產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又是蜜蜂規模化飼養與發展的支柱和平臺。隨著化肥、農藥和植物激素等的廣泛使用,現代農業的增產潛力日趨漸小,隨之而來的負面效應更加明顯,促進生態環境良性循環、重視且應用蜜蜂傳粉,增加作物產量與提升產品品質,為現代農業發展開拓光明前景。
2.蜂蜜生產的金字塔格局
發揮主要大宗蜜源優勢,改變現有養蜂生產理念,走專業化養蜂生產之路。根據我國主要蜜源植物分布與生長態勢,發揮政府公益,跨行業組織專業技術團隊,做好主要蜜源植物泌蜜規律和載蜂量預測調研,制定單花種成熟蜜生產標準規范,形成單花成熟蜜養蜂生產基地;以專業化程度較高的養蜂場為主體,徹底突破現有養蜂規模、大幅度提升養蜂人的人均飼養量,形成專業化主流蜜蜂采蜜群體和養蜂團隊,成為全國主要大宗蜜源優質高產高效的主要蜂蜜生產商;統一標準,嚴格規范,采集強群,統一回收,高標準流水線生產分裝,高質量、高價格、高檔次營銷,以此高收益回報蜂農,追求最佳養蜂效益。
積極發展中小規模、以小轉地為主、養蜂人數居多的養蜂群體,牢固樹立健康高效養蜂理念,打造養蜂工匠團隊,在我國眾多的特色優勢蜜源地,形成具有我國地方地理特色、賦予地方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優蜂產品的生產基地,追求最佳養蜂效益。
3.蜜蜂規模化飼養社會性工程
蜜蜂規模化飼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項全民性社會工程。蜜蜂規模化飼養,必須依靠政府支持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導向,特別是惠農惠蜂政策的施行,解決當前養蜂產業中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結合國情,制訂惠蜂政策和切實可行的規劃,發展蜜蜂規模化飼養,增強養蜂可持續發展后勁,在健康高效養蜂的理念下,持之以恒,推動全民養蜂整體水平的提升,真正屹立于世界養蜂強國之前列。
總之,蜜蜂規模化飼養是一項龐大的社會性養蜂發展系統工程,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