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食品產業的現狀、問題與展望
昆蟲是一種未被充分利用的大型生物資源,其中食用昆蟲的營養價值高,與人類關系密切。隨著全球人口增加、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嚴峻,糧食安全受到挑戰,因此食用昆蟲的研究和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據專家預測,昆蟲食品將成為21世紀僅次于微生物和細胞生物的第三大蛋白質來源。昆蟲的特性使其便于工業化生產,形成新的產業。目前,全球昆蟲食品發展迅速,代表了未來食品發展新趨勢。
一、昆蟲食品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人類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有悠久的食用昆蟲歷史,這些地區有豐富多彩的昆蟲食用習俗和文化。雖然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食用昆蟲的現象有所減少,但仍在欠發達地區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韓國和歐洲批準擴大昆蟲作為食品原料的使用范圍,黃粉蟲在歐洲得到了“官方認證”。目前,許多國家,包括美國、德國和日本,都在積極開發昆蟲食品并進行規?;B殖。
中國古代是食用昆蟲最早的國家之一,如《周禮·天官》記載的帝王食品包括蟬、蜂、蟻等。盡管現在食用昆蟲在中國食物結構中地位不再重要,但許多地區仍有這一習俗。各地民族特色食品、地區食品和土特產中可見到各種昆蟲食材。目前,中國昆蟲食品已走向市場化,大型商場出售昆蟲罐頭,一些飯店和餐廳提供昆蟲菜肴。
二、昆蟲食品產業的問題
就全世界和全國來看,昆蟲食品產業發展緩慢,其制約因素很多,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民眾對昆蟲食品的接受度低
在不同國家、地域和文化中,人們對昆蟲食品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差異,總體上接受度較低。其主觀原因是科普不足,導致人們對昆蟲有誤解和偏見??陀^原因包括文化、地域限制和一部分人的過敏反應。這些因素制約了昆蟲食品產業的發展。
2.政策法律法規等保障不夠
因研究專家少、政府官員和民眾了解少及安全性等原因,很多國家對食用昆蟲的立法和政策保障不足,加大了昆蟲食品推廣的政策難度。昆蟲養殖權責不明晰,安全問題沒保障,導致產業受限。政策和立法不完善、社會認知不足限制著昆蟲食品在物流、鄉村振興及農業項目等方面的支持和發展。
3.對昆蟲食品的研究和科普力度不夠
受各種因素影響,如食用昆蟲的研究專家較少,相關基礎研究較少、養殖技術不成熟和食品開發力度不足,導致支持不夠。同時,缺乏科普資源、使人們對食用昆蟲的認知無法有效提升,阻礙了昆蟲食品產業發展。
4.企業化運作和營銷力度不夠
由于上述原因,從事食用昆蟲產業的多是些中小企業或個體戶,產品和營銷都較為單一和傳統,資金實力不強,眼界不寬,運營管理能力較弱,這些都不足以支撐龐大的食用昆蟲產業的崛起和發展,需要大企業、更多資本的介入,需要創新營銷思路和模式。
5.養殖技術和貨源量跟不上
目前,很多食用昆蟲的養殖技術不成熟,離大規模、工廠化、智能化生產還有較遠的距離,就導致很多昆蟲食品企業無法得到大量、及時的原料供應,尤其是不能做到全年持續長久的供貨,再加上一些物流限制等原因,使得很多有志于發展昆蟲食品的企業無法獲得穩定且足量的昆蟲資源。
三、昆蟲食品產業的展望
針對上述問題,對昆蟲食品產業化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對策。
1.加強科普宣傳,改變消費者和投資人的固有觀念
人們對昆蟲食品的認識不足和飲食習慣限制了其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昆蟲食品的宣傳力度,幫助人們消除對昆蟲食品的偏見和恐懼,以使人們逐漸接受這種營養豐富、美味的食品。為達成此目標,需要進行系統的、多樣的宣傳和消費者教育,改變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固有偏見,這是發展昆蟲食品產業的前提。同時,消費者對昆蟲原材料的安全性不信任。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支持和農民團體合作,引入質量保證系統保證養殖昆蟲的衛生和安全。推廣昆蟲食品時,需要盡快開拓市場,強化宣傳和品牌建設。同時,通過消費者教育增加其對昆蟲食品的了解和購買可能性,如強調昆蟲低熱量高蛋白的優點。另外,對企業家、投資者和政府官員的科普宣傳,也能吸引更多資本和政府支持,助力昆蟲食品的發展。
2.豐富昆蟲食品的品類及類型
目前,市面上昆蟲食品的品類和類型都較為單一和傳統,發展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和醫用食品、昆蟲創意食品,針對不同人群開發昆蟲食品,注重多蟲態和多功能昆蟲食品的研發。
3.加大昆蟲食品的加工和開發力度
開發和生產既能保持昆蟲營養又符合人們飲食習慣的昆蟲產品是產業化的關鍵,這需要科學且安全的加工技術作支撐。發達國家如德國、日本、美國的昆蟲食品加工技術較先進,而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墨西哥、泰國等,其昆蟲食品開發水平參差不齊,產業鏈規劃不足,人才缺乏,行業組織匱乏,這些都限制了昆蟲食品產業的發展。我國應借鑒國外經驗,提高昆蟲食品加工深度與技術水平,加速產業發展。
此外,應注重昆蟲食品的烹飪技術研發,結合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針對不同昆蟲和消費群體,開發不同特色的昆蟲食品。但不論何種烹飪方式,應注意火候,以防口感變差或營養損失,同時對過敏者應提醒注意,限制每次食用量,并確保昆蟲食品的衛生、防疫、檢疫等工作,以保證食品安全。
4.昆蟲食品的創意性包裝和營銷
對于昆蟲食品,消費者態度比較極端,或愛或厭。為消除人們對昆蟲食品的反感,產品包裝可以不展示具體昆蟲造型,但也不應忽視其高營養價值的核心優勢。創新包裝,如通過卡通形象加入擬人的元素,能減輕消費者的反感情緒。
昆蟲作為食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人們對昆蟲的恐懼無法在短期內消除,因此需要進行創新加工,加上有創意的宣傳推廣方法,才能使食用昆蟲產業獲得市場認同。此外,銷售方式也需創新,如將昆蟲食品融入當地文化,作為旅游產品銷售,舉辦昆蟲美食節,開創昆蟲料理學堂等,聯合網絡直播多樣化銷售,利用昆蟲食品資源能滿足游客新奇心理優勢,推動昆蟲食品健康產業的發展。
5.加大研究力度和養殖力度
昆蟲食品產業化發展涉及眾多學科,需要行業間協作推進。目前,關于食用昆蟲的種別、生物學特性、營養價值等領域的研究尚不透徹。應加大科研力度,證實昆蟲食品的安全性,消除消費者對昆蟲的恐懼。目前,全球食蟲國家的昆蟲食品深加工技術普遍較低,應借鑒優秀經驗,提升加工水平,使昆蟲食品深入日常飲食。可大規模養殖的食用昆蟲種類有限,需要在食用昆蟲資源的調研和生物學特性的研究上投入精力,同時注意養殖的安全性問題,防止害蟲泛濫。
6.加大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支持力度
昆蟲食品的開發和市場推廣需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政府可通過增強法律政策支持,建立食用昆蟲市場準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法規,以及加大對食用昆蟲飼養機構的扶持來推動產業發展。如進行政策創新,加強市場監管,并將昆蟲食品納入食品安全保障法,以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另外,昆蟲食品安全管理法規應考慮本國實際和消費者需求,不宜照搬其他國家的做法。舉辦昆蟲食品產業論壇,以討論發展狀況,規劃對策,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同時,昆蟲食品的開發需要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參與,社會各界應加大對昆蟲食品行業的支持力度。政府應積極支持與昆蟲相關的活動,如昆蟲科普旅游、昆蟲料理大賽等,以提高消費者對昆蟲的認知和信心。同時,融合鄉村振興也是食用昆蟲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方式。(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