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牡丹區沙土鎮:黃粉蟲養殖——“小蟲子”鋪就鄉村振興“黃金路”
走進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曹屯行政村龐紹全的養殖棚內,一股溫熱的麥糠氣息撲面而來,一個個養殖箱在貨架上整齊的碼放,小小的黃粉蟲在這些箱子里快速地生長著。
“黃粉蟲蛋白質含量豐富,可食用也可做天然飼料,用于養殖,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別看蟲子小,可掙錢了。”說起黃粉蟲,他們的“主人”龐紹全打開了話匣子。
黃粉蟲俗名面包蟲,為鞘翅目擬步甲科粉甲屬的昆蟲,成蟲體長而扁,長1.4~1.8厘米,幼蟲含粗蛋白56.58%,脂肪28.20%,蛹含粗蛋白57%,成蟲含粗蛋白64%,其含量大大高于雞蛋、牛肉、羊肉等常規動物性食品,且易于消化吸收,被譽為昆蟲中的“蛋白之王”。另外,具有常量礦物質元素鈣、鉀、鈉、鎂等,微量礦物質元素鐵、鋅、銅、錳、鈷、鉻、硒、硼、碘等,營養豐富。黃粉蟲口感好、風味獨特,可以烘烤、煎炸、加工成具有果仁味的蛋白飲品、精制蛋白粉等多種形式的食品,近年來深受市場歡迎。
據龐紹全介紹,目前其養殖有一萬五千箱黃粉蟲,月產量可達8-10噸,收益可觀;且黃粉蟲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蛻皮、蟲砂,可以用來加工成喂養家禽、牲畜的飼料,每月蟲皮、蟲砂可賣8000元左右。黃粉蟲以麥麩、各類蔬菜為食,沙土鎮蔬菜加工類企業較多,企業廢棄的菜葉、菜梗等都可以用來喂養黃粉蟲。龐紹全每天可從脫水蔬菜企業收購近3噸甘藍、胡蘿卜等菜葉、菜梗,幫助企業解決了廢棄物料的處理難題。
“黃粉蟲渾身都是寶,希望它能成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黃金蟲’,促進我們村莊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曹屯行政村支部書記韓秋江說。
據悉,在沙土鎮朱坊行政村、康集行政村均有村民養殖黃粉蟲。下一步,沙土鎮將大力鼓勵扶持黃粉蟲養殖戶的發展,豐富黃粉蟲產業業態,形成集聚效應,使“小蟲子”變身致富+環保的“大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