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曲陽:小螞蚱“蹦”出致富新路子
“俗話說‘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可我們村養殖的螞蚱不僅蹦得歡,還蹦出了一條產業致富路。”日前,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南洼里村螞蚱養殖基地內,幾位正在勞作的村民開心地說。
村民在螞蚱養殖基地內抓成熟螞蚱
走進邸村鎮南洼里村,十幾個白色大棚排列整齊,今年農戶螞蚱養殖戶的第一茬螞蚱出棚了。約2米高的螞蚱大棚,全部使用透氣紗網和塑料膜建造。大棚出入口處裝有紗網門,手指粗的螞蚱在棚里四處蹦跶,滿棚飛舞,發出“簌簌簌”的撲騰聲。養殖戶們忙著逮螞蚱、裝螞蚱,準備將其銷往山東、石家莊等地。
村民將打包好的螞蚱裝車
“我們家是最早一批養殖螞蚱的,養殖螞蚱10余年了。附近村都是用我們家的螞蚱蟲卵,周邊鄉鎮以及縣城等地的養殖戶也經常來我們這取經。”養殖戶李鐵嶺驕傲地說,現在南洼里村有這樣大大小小的養殖棚13個,僅往外銷售活螞蚱,每棚年產值就可以達到4萬元以上。
邸村鎮南洼里的螞蚱養殖基地
螞蚱是一種可食用的高蛋白昆蟲,低熱量、低脂肪,營養價值豐富,可以作為食材、中藥及寵物鳥飼料原料,市場需求量很大。螞蚱養殖成本低,繁殖率高,周期短,每年從4月份到11月份,平均50天左右出棚一茬,七個月時間可以繁殖4茬,一次性投入蟲卵,成蟲后再次產卵孵化,常年見效益。
養殖戶李秀紅一邊給螞蚱喂草一邊說:“我們養殖的螞蚱全是吃黑麥草,草料不間斷,個頭大,蛋白質高,營養豐富,屬于綠色無公害食品。我們家有6個棚,這茬螞蚱已經長成了,一共收了2000余斤。”
村民給螞蚱喂草
隨著人們對綠色食品的熱衷,以草為食的螞蚱憑借營養豐富、肉質鮮嫩的特點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油炸螞蚱更是深受人們的喜愛。這小小的螞蚱不僅“蹦跶”上了餐桌、“蹦跶”進了市場,也“蹦跶”出了致富的新路子。
近年來,曲陽縣不斷探索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引導當地農民利用大棚規模化養殖食用螞蚱,促進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