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香河:“蝎小王”的致富經
走進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渠口鎮三岔口村村民王磊養殖蝎子的蝎房,溫熱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
“蝎房要常年保持恒溫,溫度控制在30℃—38℃之間。”提起蝎子養殖的門道,不善言辭的王磊打開了話匣子。
王磊今年34歲,養殖蝎子已有6年,是當地遠近聞名的養蝎大戶,可他卻謙虛地給自己起了一個綽號:“蝎小王”。“我認為自己的養殖規模還不夠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說。
蝎房里的架子上,翹著長尾巴的小蝎子在一層層蛋托里爬來爬去。
“剛開始養殖時,控制不好溫濕度,蝎子有熱死的,有凍死的。前些年,每年都得賠錢。”王磊說,周圍的人都勸他,說養蝎子是“十養九不成”,但他偏不信這個邪。
2020年初,他潛心鉆研養蝎技術,沒事就扎進蝎房,一邊觀察一邊看書學習,認真琢磨“群養單蛻”“母蝎單杯繁殖”等技術要點。2022年8月,終于實現自繁自養,開始規?;B殖。
什么是“群養單蛻”?有什么奧妙?
王磊拿起一個由幾十個格子組成的蛻皮盤,只見每個格子“單間”里都“住”著一只小蝎子。他說,群養是指在育肥期進行群體養殖;單蛻是指將每只處于蛻皮期的蝎子單獨放入容器中脫殼,減少被傷害的風險。通過這種技術,王磊養殖的蝎子成活率達90%。
這兩年,王磊的養蝎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建起樓上樓下總計200多平方米的蝎房,還開設“蝎小王”抖音號,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養殖蝎子的視頻,把養蝎知識傳播得更廣。
“現在,我最大的煩惱就是養殖場地限制了發展規模。”王磊說,最近,他正忙著尋找新場地,“計劃今年擴大到2000平方米左右,其中1000平方米用作蝎房,1000平方米用作蝎子的食物黃粉蟲的蟲房。”
致富不忘鄉親。王磊不僅自己養蝎,也積極帶動周邊縣鄉的村民加入。幾年來,陸續來學習養蝎的學員已有100多名,其中8名學員已經擁有上千平方米規模的蝎子養殖基地。
近年來,香河縣積極鼓勵農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目前,特色養殖品種有水蛭、蝎子、珊瑚、鱖魚等。“我們將發展特色種植養殖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種養,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香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后瑞富說。(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