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黎城:黃粉蟲變成莊頭村民的“致富蟲”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緊扣“產業”紐帶,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加工產業,促進農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走出一條科學有效、群眾受益的特色產業化發展之路。
走進黎城縣洪井鎮莊頭村的黃粉蟲養殖基地,一股溫熱的麥糠氣息撲面而來,一排排生產架上整齊擺放著黑色的養殖箱,里面小小的黃粉蟲密密麻麻地聚攏在一起,它們通體金黃,晶瑩透亮,在麩皮里上下翻爬、沙沙作響,享受著營養餐。村民們正在篩蟲、出蟲,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黃粉蟲俗稱“面包蟲”,是人工養殖最理想的昆蟲,富含很高的蛋白質、礦物質和17種氨基酸。黃粉蟲蛹是高檔的菜肴,營養價值高,綠色無害,富含人體不可缺少的維生素。黃粉蟲口感好、風味獨特,可以烘烤、煎炸、加工成具有果仁味的蛋白飲品、精制蛋白粉等多種形式的食品,近年來深受市場歡迎。
村黨支部書記康文忠介紹:“你可別小看這些黃粉蟲,它們營養蛋白質含量豐富,遠遠高于雞蛋、牛肉、羊肉等常見食品。”
莊頭村黃粉蟲項目由村集體投資籌建,2023年5月開始建設,占地300多平方米,目前已投資22萬元。現有一個飼養房,購置有壁掛爐、烤箱、貨架50組、黃粉蟲50組、篩子專用養殖盒2000個等相關配套設備。后期預計再加大投資,擴大養殖規模。
“黃粉蟲養殖比較簡單,從卵長到幼蟲,主要每天就喂點麥麩、胡蘿卜、北瓜,大概120天左右就可以烘干賣錢了。我們現在這個產量和成活率能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主要是通過訂單銷售到祁縣、大同、山東等地區”。說起黃粉蟲,村黨支部書記康文忠打開了話匣子。
產業興,鄉村興。該養殖廠的建成投產,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實現了持續增收。50多歲的村民康明芬,滿臉堆滿了笑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我就是這個村子,知道這里開了個黃粉蟲養殖廠,在家也沒事情做,就來這里上班了,在這里工作也不累,每天就是喂喂蟲、撿撿蛹,工作也不重,一月掙2000多塊錢。”
村黨支部書記康文忠表示:“下一步,養殖廠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建設高標準養殖車間,項目落成后,吸納更多村民加入到黃粉蟲的養殖行業中,帶動周邊村民發展新興特色養殖業,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創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