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密:種樹養金蟬 拓寬農戶致富路
近年來,金蟬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金蟬養殖為發展鄉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位于山東省高密市夏莊鎮李家官莊村的昊政家庭農場以前瞻性眼光規劃金蟬養殖,在金蟬養殖、銷售全產業鏈上闖出一片新天地。
談及昊政家庭農場發展金蟬養殖產業的歷程,農場負責人李友軍感慨萬千:“2016年,我栽植了7畝楊樹,嘗試養殖金蟬。在積累了豐富經驗后,逐步擴大養殖規模。2020年,基地面積擴展到180畝,正式成立昊政家庭農場。”
初期由于經驗不足、技術不夠成熟,金蟬出土率極低,這給農場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李友軍帶領農戶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最后落腳在杜仲金蟬養殖上。李友軍專程前往三門峽市“取經”,引進了專門的種苗和先進的養殖技術。經過不懈努力,終于迎來杜仲金蟬大量出土的“高光時刻”。
金蟬養殖過程中,給卵枝補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傳統的人工澆地方式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成本較高。2023年,李友軍從葡萄吊灌霧化微噴技術中受到啟發,購進全套自動化吊灌設備,在基地的所有樹木上架設專用水管,形成縱橫交錯的補水網絡。這一創新思路的應用,不僅一年能節省近6萬元費用,還將蟬苗的成活率提高到0.3%至0.5%。
為降低生產成本,農場堅持采用自然環境孵化蟬苗的方式。自然孵化受氣溫影響較大,本地孵化周期通常只有10天左右。為克服這一限制,農場巧妙利用不同地區的“氣溫差”,在曲阜市、乳山市等地建立起能夠年收、孵化達到700萬枝金蟬卵枝的新孵化基地,使蟬苗孵化期比本地推遲一周左右。
現在,農場組建起專業的電商團隊,通過直播向網民推廣金蟬養殖技術,日均訂單量穩步增長,年經營總收入超過550萬元。
昊政家庭農場的發展,是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李友軍憑借智慧和勇氣,帶領農戶們走上養殖金蟬的致富路。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