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土法養蜂的改造和利用
1土法養蜂的特點、現狀
a.技術水平低下土法養蜂者多是一些貧窮落后的山區農民,他們不懂技術,但知道蜂蜜的價值,憑祖輩傳下來的一點經驗簡單養殖,有的地處很好的外界條件,但是因為沒有技術,致使蜂群產蜜量很低。筆者曾認識一位用土法養蜂的老漢,該老漢共有5群中蜂,但平均產蜜量每群不到10kg
b.土法養蜂者思想觀念落后土法養蜂者對養缺乏科學的認識,有的認為能不能養蜂由命中注定,有的還拜“蜂神”,以求保佑;另外,有的地方明明環境條件很適合養蜂,但是因為沒有技術也無法開發利用
c.分布廣,數量多據筆者所知,土法養蜂在我國廣泛存在,特別是西南地區的山區農村更是普遍。筆者曾到過一山村,該村共有30多戶人家,幾乎戶戶都養有幾籠蜜蜂,全村蜂群總數不在50群之下,由此可見散布在山區、農村的土法養蜂者確實很多。
d.不是經營性養殖筆者走訪了附近一些土法養殖者,發現養殖者多數不把養殖的蜂群當回事,也不想從中獲得收益,只知道蜂群是捕來的,有了幾籠蜂全家都有蜜吃。可見,養殖者完全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生產觀念,沒有經濟頭腦,缺乏經營意識。
2改造、利用土法養蜂的價值、意義
a.有利于推動我國密蜂產業的發展土法養蜂遍布全國各地,數量多,潛在發展空間大。這部分蜂群不用組織成蜂場,只要提高養殖戶的技術水平,増強他們的生產能力,就是原地定點養殖,對我國的養蜂業發展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可以大幅増加我國蜂產品的產量,另一方面可以帶動養蜂其他西業的發展,還可以利用地方資源生產出特色蜂產品。
b.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國的蜜源資源目前,轉地養蜂戶大多到一些交通便利的大果場、農作物大區放養,而那些交通不便的小場蜜源就只有白白被浪
費。土法養殖的這部分蜂群因為分布在各個山村、角落,只要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技術,增加他們的生產能力,則恰好能充分采集這部分蜜源,大大提高我國蜜源的利用率
c.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致富當前我國政府正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發展養蜂業確是農民增收的一條好門路;而土法養殖者已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只要稍加指導,提高他們的養殖技術水平,他們就能成為科技致富的帶頭人
3如何改造、利用土法養蜂
a.大力推廣科學養蜂技術近年來,科學養蜂術雖然得到很好的推廣,但是很多山區、邊遠農村由于信息、交通閉塞,很多農民沒有接觸、學習的機會。另外,科學養蜂的書刊多為介紹意蜂的養殖,而關于中蜂養殖的書刊甚少,所以有些農民誤認為科學養蜂只指養殖意蜂,中蜂還得靠老一輩傳下來的土法飼養。因此,應當借助報紙、書刊、電視、廣播等媒體大力宣傳科學養殖中蜂的技術,讓養殖戶,其他農民接受、掌握科學養殖中蜂的技術。
b.轉變養殖戶的思想觀念有些農民、養殖戶文化水平低,科學觀念淡薄,有的甚至受封建迷信思想影響,這就要幫助他們放棄落后的封建觀念,樹立科學致富的意識;有的養殖戶缺乏經濟頭腦,缺乏經營意識,還要幫助他們樹立經營意識,走向市場
c.“公司十農戶”是改造土法養蜂的一個很好途徑改造土法養蜂,養殖戶需要技術、信息,少量資金,蜂產品需要統籌購銷。如果創辦一些服務性的養蜂公司,給養殖戶必要的技術、信息、資金等幫助,統籌購銷他們的蜂產品,則可以幫助解決養殖戶不懂技術、不懂經營等諸多難題,是一個很好的改造利用土法養蜂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