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鎮變貂糞為“寶”
“以前貂糞隨意扔,污染環境不說,還容易傳播疾病,現在匯潤公司每天來場里拉貂糞,每方50元,像我這樣養殖規模在一二百只水貂的場子,每月僅貂糞一項便可增收三四百元。”說起貂糞變成有機肥的事兒,侯家鎮南漁池村水貂養殖戶劉小東滿臉是笑。
近年來,侯家鎮水貂、狐貍等特種動物的養殖規模占據了膠東半島的半壁江山。為全力打造“中國水貂養殖第一鎮”,這個鎮積極完善水貂繁育、馴化、品種改良、防疫治病、貂皮加工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建起了水貂品種改良基地,成立了水貂養殖協會,建起了本土化水貂飼料加工廠,引進了貂皮精深加工廠,夯實全國特種毛皮動物基地的基礎,使全鎮的水貂養殖規模不斷膨脹。
“水貂渾身都是寶,只有貂糞治不了。”侯家鎮二十幾個水貂養殖專業村的養殖戶們一直為處理貂糞的事發愁。為根治貂糞污染環境的問題,2007年年初,侯家鎮依托全國供銷總社科技推廣中心,引進被列入國家十五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的新型生物有機肥項目,在侯家村建起了文登匯潤有機肥有限公司。該公司與北京德善兆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中國農業大學有機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研究中心提供的菌種,將農家的貂糞、雞糞和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進行27天的高溫發酵后,生產出無污染的有機肥。匯潤公司計劃分兩期投資800萬元,年產2萬噸的有機肥。目前,一期工程已投產。這種由貂糞生產出來的有機肥由于富含氮磷鉀,一投放市場便受到了果農們的歡迎。經過一年的施用,果農們普遍反映說,蘋果的表光好、含糖高,比施用其它肥料的蘋果賣價高。
據了解,匯潤公司兩期工程全部投產后,不但可以處理侯家鎮所有水貂養殖場的貂糞,還可以接收澤庫、宋村和埠口等周邊鄉鎮水貂養殖場的貂糞,年可為養殖戶增收近百萬元。
(輸入:劉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