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哺乳母貂大面積死亡病例分析
一、 發病情況
2021年,山東省某水貂養殖場,養殖種貂600余只、仔貂3000余只。6月中旬左右,養殖場內的母貂開始發病死亡,每天死亡3-5只,主要臨床表現為抽搐、尖叫、口吐白沫、尿濕。仔貂未見類似癥狀,也未出現死亡的情況。養殖場動物性飼料包括雞架、雞頭、雞肝、海雜魚,母貂與仔貂飼喂相同的飼料。母貂病程持續半月左右,最終死亡160余只。
二、 檢測情況
采集發病死亡的母貂,進行實驗室檢測。解剖可見肺臟片狀出血、肝臟腫大、腎臟淤血、腦出血、膀胱積尿。病毒性疾病犬瘟熱、細小病毒腸炎PCR檢測為陰性,厭氧菌魏氏梭菌、肉毒梭菌也為陰性,需氧菌分離到大腸桿菌和鏈球菌。
三、 病因分析
如果該病為烈性傳染病或食源性疾病,仔貂因抵抗力低,應該會首先發病,且死亡率要高于母貂。該養殖場仔貂未發病,反而是母貂發病,考慮到該養殖場今年產仔的母貂窩產仔貂數量較高(普遍7-8只),且哺乳時間過長,每只母貂最后仍然帶一只公貂,懷疑該養殖場母貂發病原因為哺乳帶來較大消耗,導致免疫力、抵抗力低下,環境中或者飼料中的細菌感染后發病,造成死亡。
四、 小結
每年母貂在哺乳期或者斷奶期都會有養殖場出現母貂死亡的情況,該情況的出現多是由于母貂過度消耗或者仔貂斷奶母貂應激的原因所致。因此提醒水貂養殖場,在哺乳期一定要重視母貂營養,給予足夠的飼喂量,適時分窩。分窩時飼喂維生素C、葡萄糖粉、黃芪多糖,減少應激、提高水貂抵抗力,防止出現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