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新疆皮革毛皮業虧損狀況有所好轉
收藏新疆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主營業務收入和實現利稅均保持快速增長,經濟效益繼續提高。
一、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明顯提高
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416.15點,同比提高41.1點,反映經濟效益水平的七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好于上年同期。其中,總資產貢獻率28.8%,上升2.7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31.6%,上升8.8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51.0%,下降1.8個百分點(逆指標);流動資產周轉率2.57次,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成本費用利潤率29.0%,上升0.4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30.50萬元/人,人均提高5.45萬元;產品銷售率97.8%,上升0.2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有11個地、州、市及生產建設兵團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有所提高,其中,巴州和吐魯番地區幅度較高。
二、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08.87億元,增長37.0%。其中,大中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5.7%,增幅同比提高20.6個百分點;小型企業增長45.9%,提高18.5個百分點。
輕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83.87億元,增長26.5%。受石油價格上漲影響,重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425.00億元,增長38.5%,提高26.7個百分點。
分經濟類型看,除了聯營企業(-37.0%)、其他類型企業(持平)和國有企業(6.3%)增速低于全區水平外,其他經濟類型的企業均有較快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是股份合作企業,同比增長1.4倍;其次是外商投資企業,增長69.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3.7%;集體企業增長46.0%;有限責任公司,增長45.8%;私營企業,增長40.7%;股份有限公司,增長37.6%。
三、利潤總額穩步增長非石油工業利潤增長迅猛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351.60億元,增長39.2%,較同期提高31.3個百分點。其中,非石油工業效益提高明顯,實現利潤58.63億元,增長66.3%,增幅高于全區27.2個百分點。在非石油工業中,實現利潤增長較快的行業有: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2.2倍),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4.7倍),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6倍),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增長3.0倍),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7倍),食品制造業(增長1.5倍)。非石油工業已成為我區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今年以來,我區石油工業利潤總額增幅一直低于全區水平,并出現了增勢回落的趨勢。1-5月石油工業實現利潤292.97億元,增長34.7%,低于全區水平4.4個百分點,較1-4月低0.5個百分點。
在石油工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在原油價格持續高價位上漲的影響下,利潤總額不斷創新高,但增長勢頭有所減緩。實現利潤342.53億元,增長72.7%,較1-4月低6.1個百分點。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則由于原油價格居高不下,成品油價格穩定不變,呈現倒掛,出現虧損局面,實現利潤由同期的盈利19.03億元變為凈虧損49.56億元。
四、企業虧損狀況有所好轉
截止5月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共有656家企業虧損,同比增加8家,較4月末減少44家;虧損面為41.8%,較4月末降低2.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為69.69億元,增長2.5倍。分行業看,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在1倍以上的有:石油加工及煉焦業,虧損53.14億元,同比增虧50.20億元,增長17.1倍,占全部虧損額的76.3%;有色金屬礦采選業,虧損0.16億元,增長1.7倍;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虧損1.36億元,增長1.6倍;煤炭開采和洗選業,虧損0.48億元,增長1.2倍;家具制造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以及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分別虧損0.02億元、0.04億元和0.04億元,均增長1.0倍。
五、兩項資金占用狀況好轉
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項資金占用額為397.97億元,增長24.1%,較4月末降低5.6個百分點。兩項資金占用額占資產總額的比重為8.83%,較同期減少0.2個百分點。其中,應收帳款凈額202.54億元,增長20.4%;產成品存貨195.43億元,增長28.2%。分行業看,兩項資金占用額占資產總計比重超過30%的行業有:通用設備制造業(3.93億元,占32.2%),皮革、皮毛、羽毛(絨)及其制品業(1.33億元,占31.4%),專用設備制造業(4.09億元,占31.3%),農副食品加工業(36.50億元,占30.2%)。兩項資金占用額占資產總計比重低于全區水平的行業有:水的生產和供應業(0.41億元,占1.1%),燃氣生產和供應業(0.62億元,占2.2%),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21.09億元,占4.0%),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76.90億元,占5.3%),石油加工及煉焦業(31.48億元,占5.4%),煤炭開采和洗選業(9.56億元,占6.8%),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89億元,占7.3%),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7.70億元,占7.5%),家具制造業(1.79億元,占7.9%),有色金屬礦采選業(4.36億元,占8.0%),煙草制品業(1.19億元,占8.3%),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2.46億元,占8.5%)。
六、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工業經濟效益影響較大
1、鋼材價格上漲帶動相關工業經濟效益提高。受鋼材市場需求的影響,1-5月,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金屬制品業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分別上漲了67.8%、41.3%和21.1%,使得這三個行業的利潤大幅增長: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2.2倍、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7倍、金屬制品業則由上年同期的凈虧損0.01億元變為凈盈利0.11億元。
2、原油價格上漲嚴重影響下游產品生產企業經濟效益。1-5月份,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1.3%,在原油價格不斷上漲的拉動下,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出現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43.3%、實現利潤增長72.7%的可喜局面。但另一方面,以原油為原材料的下游企業卻出現了嚴重虧損。最為突出的是石油加工及煉焦業,主營業務成本增長了47.6%,而主營業務收入僅增長18.2%,實現利潤則由同期的19.03億元變為凈虧損49.56億元;其次是橡膠制品業和化學纖維制造業,實現利潤分別下降80.0%和60.5%。
3、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副食品加工業效益產生不利影響。1-5月,主要農產品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油料作物漲幅最大,油菜籽和葵花籽分別上漲了67.5%和50.5%。盡管農副食品加工業的工業品出廠價格也隨之上漲了42.4%,但仍有不少農副食品加工企業難以消化成本上漲因素,或者由于原料短缺,出現利潤下降甚至出現虧損現象。全區農副食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成本增長50.2%,高于主營業務收入5.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下降10.6%。